性变得如同毒蛇一般的奸诈狡猾。王爷日思夜想,唯独想来是如何把他的好哥哥从帝位上面拽下来。
王爷搜寻着,便是把这目光放在了李不白的身上。他一直在殿下的耳边吹风,说李不白是一个逆臣,李不白之所以常年屈居于百姓之间,是借着了解百姓的耳目,在民间培养属于他自己的势力。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李不白便是成为那乱臣贼子一世枭雄,把殿下的江山搅弄得天翻地覆。殿下原本是不相信的,李不白的品行殿下又并非不知。王爷见殿下是油盐不进,更是气恼,便是在暗中耍诈,非要在这期间挑拨离间。
王爷率先集结宫廷上对李不白有怨气的大臣,是都游说了一遍,硬是要练成一圈在殿下\/身边吹风。殿下的心性有所动摇,若是一个人说李不白的不好,殿下还念着是因为个人的恩怨。若是一群人说李不白的不好,那些许是真有可能是李不白的问题。
殿下虽然动摇了心性,但是不曾召回李不白。王爷那是一个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往李不白的奏折中掺杂了一本假的文书,还是王爷花费了大价钱,命人模仿李不白的字迹,写的正是谋反的策划。
殿下看到后是久久不曾回神,最后是快马加鞭要李不白速速归回宫廷。彼时的李不白还在百姓的邀请下一同在山中游玩,他望着山中那云雾像是纱巾一般缠绕了一圈的模样,浮浮沉沉激起李不白内心创作的念想。
这环游山记,李不白是边写边命人记录,不想记录了一半,被骑马的粗人毫不犹豫地打断了。李不白正是要表达他的不满时,看到那粗人竟然穿着宫廷东厂的服侍。宫廷东厂谁人不知,那可是彻查宫廷命官的。
一般是殿下对谁起了异心,便是要去彻查谁的。李不白怎会不知其中的意思,他是皱紧眉头,把手头上唯一能够凑齐拿出来的钱袋交出来,放在东厂官员的手中。幸好东厂官员当时亦是个缺钱的,是欢喜钱欢喜得要命。
东厂官员一说,是把来龙去脉都说了,不过他是特意忽略了王爷从中作梗的事情。但是李不白亦不是那愚蠢的,轻轻一想便知道幕后推手是谁。李不白念想他一回去,等待他的又并非是荣华富贵,反而是黑暗的牢狱。
他放任这样轻松快乐的生活不过,非要在牢狱中品尝什么人间疾苦呢?李不白平日并非委屈自己的人,他便是干脆当场写了请辞书,拜托东厂官员转递给殿下,把那代表权利的乌纱帽一摘,回归成为普通的百姓。
他是继续和百姓游山玩水,回去之后收拾行囊,开始在府邸之中开辟出来一片菜园子,栽下了一批的种子,等待着本年的秋收时,还能吃上新鲜的、脆生生的小绿菜。李不白的心里都是满打满算好的。
如此,他便算是彻底地脱离官场了。若说遗憾,那自然是遗憾的,不过李不白最是看不过官场之中的尔虞我诈。
第二百四十六章 仙草阁遭遇危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