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的调查结果以外。
除了打破了八股文的限制以外。
除了增设了北场科举以外。
朝廷。
竟然又专门开设了一场理工科举?
“不仅是工匠和手艺人。”
“就连医师,甚至是那些炼丹的道士、术士,那也能参加?”
对此。
围观的百姓和那些老先生们。
当然觉得十分新奇。
而对于那些思想十分保守。
觉得老祖宗的任何东西都不应该改的人。
当然也更无法接受了。
“荒唐!”
“这不考四书五经,不做八股文,允许那些年轻考生自己胡言乱语、夸夸其谈。”
“那就已经是不敬孔孟先贤了!”
“如今。”
“朝廷竟然为那些工匠、医师。”
“甚至是炼丹的道士、术士,专门开设了一门理工科考?”
“就为了这些雕虫小技和奇技淫巧。”
“竟然将这些人与广大士子相提并论?”
“这士农工商的上下尊卑何在!”
“你们就看着吧!”
“迟早一天!”
“这大明朝,终会因为这荒唐的决定自食其果!”
可相比顽固不化,甚至是被气得直接骂街的老顽固。
得知朝廷要举行理工科考。
大明上下。
尤其是北方的工匠和手艺人。
以及那些在元朝中叶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的数学家。
那真的很意外!
真的感觉他们要时来运转了!
于是。
纷纷进京赶考。
而相比同时进行的北场文科。
朱元璋带着朱标。
当然也对于这新鲜的理工科考更感兴趣。
所以。
随便在宋濂做主考官的北方文科那看了看。
朱元璋带着朱标。
那就马上就又去李淳风主考的理工科那一边了。
但是。
走进理工科考现场。
除了许多在进行实操考试的工匠和手艺人。
朱元璋发现。
竟然还是有人和隔壁的文科考试一样,也拿着笔,也在做卷子?
朱元璋当然有些不解。
于是。
向作为主考官的李淳风问道:
“四弟。”
“这理工科考。”
“不应该是直接考核实操和已有的成果吗?”
“怎么这些人,也和隔壁的文人一样,也在写文章啊?”
为向朱元璋解释。
李淳风也只能让人拿来一份多余的备用考卷。
向朱元璋解释道:
“大哥。”
“你看。”
“他们可不是在做文章。”
“况且。”
“他们也并非是工匠。”
“而是数学家。”
“所以。”
“我给他们的卷子,并不是让他们做文章的白纸。”
“而是能够再考核他们的数学功底的考卷。”
数学?
数学家?
听到这两个新鲜的名词。
朱元璋当然很感兴趣。
于是。
接过李淳风手上的卷子。
可稍微看了看。
头就有些疼了。
只见除了加减、乘除、天元术(方程组)等单纯的数学问题。
考卷上,更是存在大量涉及了历法、降水量、土地面积、均输、税收、谷转运、仓窖容积、建筑、施工、营盘布置、军需供应、交易、利息等的应用题。
看到朱元璋直接看懵了。
李淳风也在一旁介绍道:
“大哥。”
“这数学。”
“不仅是能够帮助国家开源节流、施仁政、利国利民的有力工具。”
“那更是发展军械武器,和各种劳动生产工具的基础。”
“只不过。”
“相比文官和武将,历代帝王都没有怎么重视罢了。”
“尤其在元朝中叶。”
“数学的发展更是急剧衰落。”
“时至今日,那也仅仅出了几本对之前算法、著作的改进书籍。”
“所以如今。”
“我们大明朝,那才要一扫之前元庭的愚昧。”
“将这关系到民生、军事等方方面面的基础学科再发展起来啊!”
第100章 还想搞八股文?给我大开科学之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