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结果。
      北方的许多文人,还真就对迂腐无比的两人敬佩无比。
      尤其是那种氏族大家。
      自己不去明朝做官就算了。
      就连他们的子孙,那都不许他们去参加明朝的科举。
      这下。
      朱元璋才终于知道为什么北方的学子无人上榜了。
      第一。
      因为战乱。
      吃饭和活命都成问题。
      北方的学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好好读书。
      确实被迫荒废学业了。
      第二。
      还是因为战乱。
      北方,许多地方的道路桥梁都还没修复,许多北方学子没赶上。
      甚至。
      不少学子,看到道路如此艰难险阻。
      直接打算等来年修好了再去考了。
      第三。
      那就是朱元璋杀了在北方文人中颇有声望的夏伯启叔侄。
      而相比战乱俩年,初定不久的北方。
      南方之前早就平定。
      尤其是浙东一代。
      作为朱元璋他们很早就控制的地区。
      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并且。
      还有刘伯温、宋濂这浙东四先生带头。
      那浙东学子。
      当然十分的踊跃。
      也真的十分有才华。
      可就算真是这样。
      一个北方学子都没上榜。
      果然。
      作为一国之君。
      朱元璋还是觉得十分不妥。
      总担心。
      万一这北方的百姓也觉得他们重南轻北。
      不把他们当自己人看怎么办?
      难不成。
      这次,他就算在矮子里面拔高个。
      那也要选出一批北方的进士来?
      可这样做的话。
      那明明苦读多年。
      凭借自己真才实学考上的那些南方学子。
      那岂不是又因此感到不公平?
      甚至。
      还可能因为这特别照顾,而进一步加剧南北学子的对立?
      但就在这时。
      早有预谋的李淳风。
      却突然提议道。
      “大哥。”
      “依我看。”
      “虽然因为连年战乱。”
      “许多北方学子都不得不荒废了学业。”
      “甚至,道路不通,导致许多北方学子都没赶上科举。”
      “但也正是因为连年战乱。”
      “连年的战争中。”
      “北方肯定也有许多靠手艺安身立命的工匠。”
      “尤其是那些精通军械、火器的工匠。”
      “所以。”
      “这次。”
      “我们不如就如实说明。”
      “说明因为种种原因,本次科举之中,北方学子的结果确实不太尽如人意。”
      “并将所有考生的文章都公之于众。”
      “让天下的百姓和落榜考生们。”
      “自己评判评判,看看这个结果到底有没有问题。”
      “但是。”
      “念在本次科举南北道路不通。”
      “还有许多北方学子没能赶上。”
      “就再为北方考生专门开设一场北场科举。”
      “并且。”
      “特别开设工科。”
      “向全国各地招揽工科人才。”
      听到李淳风的解决方法。
      朱元璋还真觉得挺不错。
      毕竟。
      南方厉害的那些工匠。
      早就已经被他们收入麾下了。
      而李淳风新设的这个“工科”,虽然是面向全国的。
      但南方的工匠都已经是他们的人了。
      都已经被招入朝廷了。
      所以这次工科科举。
      那绝对也会像之前的文科科举一样。
      会出现大量的工科进士,那都是北方工匠的情况。
      这样一来。
      既照顾了北方。
      那也兼顾了对南方学子的公平。
      并且。
      对于“工科”
      朱元璋也觉得真的很有搞头!
      毕竟。
      在正常的时空中。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笑到最后。
      那就是因为。
      在大部分红巾军和元军将领都觉得火器还不如弓箭好用的时候。
      朱元璋在看到火器集群杀伤的第一眼。
      那就已经看到了火药武器的潜力。
      预判到了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所以。
      就算在正常的时空中。
      没有李淳风在。
      那朱元璋,自己也是十分重视火器部队的建设。
      从起兵开始。
      那就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制造和购买的火药武器的。
      如今。
      一听到李淳风提出的这个“工科”
      朱元璋当然也像醍醐灌顶了一样。
      明明他知道先进的军械或武器有多么重要。
      但怎么他之前就没想到也搞一个“工科”
      而就只是单单按照了之前的科举。
      就搞了一个文科呢?

第99章 工科科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