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没有在阻拦,真的准许了朱棣的旁听。
“对了。”
“二虎,去把李善长和刘伯温也叫过来。”
“是!”
带着朱棣回到帅府,又将李善长和刘伯温也叫了过来。
几人这才开始了商讨。
“这西边的陈友谅。”
“和东边的张士诚。”
“你们说。”
“如果咱真要打,咱先打谁?”
这次,因为自己的儿子朱棣在,朱元璋自然也想好好展现展现他这个大帅的威风。
毕竟平时在家里,惧内的朱元璋,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还真就是个没什么家庭地位的中年父亲。
而这种关键决定,一向不是李善长擅长的。
所以和之前一样,平日日理万机的李善长,一到这种需要关键决策的时候,那绝不主动发言。
反倒是刘伯温一马当先。
“上位。”
“我以为。”
“我们只有30多万兵马。”
“那陈友谅和张士诚,却都有将近60万之众。”
“我们还被他们两人夹在了中间。”
“所以。”
“我们必须拉一派,打一派。”
刘伯温的话,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就连李善长都十分赞同的点了点头。
“而那陈友谅,兵强,人狠。”
“恐怕现在,还不是我们能够对付的。”
“反而是那张士诚。”
“不仅相对兵弱,更是占据富庶之地,钱粮充盈。”
“如果我们先拉陈友谅,打张士诚。”
“那吞掉了张士诚的地盘后。”
“再经一段时间。”
“之后,我们就真的无惧那陈友谅了!”
这个想法,汤和、徐达、常遇春、李善长几人,当然十分赞同。
可显然,朱元璋并不满意。
低头沉思了一会,朱元璋又抬头看了看。
果然,李淳风显然也不太赞同刘伯温。
于是……
“四弟,我看你好像不太认同的样子。”
“你也说说你的想法吧。”
听到朱元璋的话,李淳风这才开口。
“刘先生的想法,固然是最理想和稳妥的。”
李淳风先肯定了一下刘伯温的想法。
“但是。”
“你们不会忘了,那陈友谅当初是如何上位的吧?”
“当年。”
“陈友谅假装跪在城门外,负荆请罪,将他自己的生死交到了他大帅徐寿辉的手上。”
“这拿自己的命去赌,这才把徐寿辉骗进了城里,被他安排好的刀斧手给乱刀砍死。”
“夺过了徐寿辉的兵权后,这才成了如今的一方枭雄。”
“这陈友谅,那就是一个赌徒!”
“一个就算没有机会,那也要用自己的人头来制造机会赌徒!”
“所以,在他们全力攻打张士诚的时候。”
“就算我们再如何拉拢他,那陈友谅都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一定会趁机偷袭我们,坐收渔翁之利!”
说完了陈友谅。
李淳风又说起了张士诚。
“而东边的张士诚却不一样。”
“我们大帅,是穷苦农民出身。”
“那陈友谅,也是穷苦渔民出身。”
“唯独那东边的张士诚,是贩私盐的!”
“是士绅,是财主,是花花公子。”
“他对元庭反了又降,降了又反,那就是因为人胸无大志。”
“在占据了现在的地方后,只要元庭不为难他,他也不想继续扩大地盘了。”
“就只想着偏安一隅,享受安宁。”
李淳风说完这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对比,刘伯温等人似乎明白了一些。
“所以。”
“就算我们要拉一派,打一派,那也只能拉张士诚。”
“而绝对不能拉陈友谅!”
“并且,我有一种预感。”
“这西边的陈友谅。”
“就算我们不去打他,那不久之后,他都要主动来打我们了!”
结果,还真和李淳风想的一样。
就在他们商讨对策的时候。
江州,得知元军内乱,彻底无暇南顾。
陈友谅是真的欣喜若狂。
“哈哈哈哈!”
“朱元璋!”
“我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狂笑完,陈友谅立刻招来了他的儿子陈礼。
“礼儿听令!”
“立刻让工匠打造战船!”
“并且写书告知那张士诚!”
“一月之后……”
“那就是朱元璋的死期!”
第48章 这边还在未雨绸缪,陈友谅却已经笑疯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