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章 远交近攻 寻找胜机[1/2页]

争霸万朝:开局获得赵云模板 冬日之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朱棣调动兵马准备南下硬钢唐军的时候,李靖的兵马已经出现在河北平原。
      李靖的用兵风格正奇兼备,既能指挥大军正面对阵,也能率领骑兵千里突袭,
      历史上攻打草原的时候,李靖便是冒着风雪率领数千精锐千里突袭,最终一举灭国。
      只要让李靖抓到战机,他驾驭骑兵突袭的迅猛绝对在许多以骑兵著称的名将之上。
      在李唐越过太行山之后,李靖就率领骑兵奔驰,毫不客气的突进到冉魏的国境内,绕了一个弧线来到了明军的东侧
      也多亏廉颇谨慎小心,在大军周边的各处城池道路设有军堡,
      数十军堡相连,能一直延伸到明军主力大营。可以有效防备敌军突袭。
      李靖在发现这点后,没有轻举妄动,留下了一半兵马看住东面,然后又亲自率兵转而向北,在短短十余日之中,夺下了明军北面的十几座城池。
      到了这时候,李牧和廉颇所率领的大军,就在这辽阔的河北平原被三面包围。
      在这个过程中,李牧不是没有进行反击,他亲自率军进行短距离的突袭,想要撕裂敌军的包围圈。
      最后的结果,都以失望而告终。
      不是他的能力不行,而是明军面临的形势太恶劣了。
      明军正面是李绩和冉闵,后面是李靖,东面倒是有空间,但若是向东进攻,除了拉长明军的战线之外没有一点用处。
      再加上粮道被断,数十万大军硬是被困在平原之上,防守是坐以待毙,突围则是立刻崩溃。
      此时李牧廉颇所面临的情况,倒是和历史上长平之战的赵军十分相似。
      当然,他们短时间内还拥有极强的战斗力,唐军也不敢逼迫的太紧。
      对唐军有利的情况,便是李牧廉颇所部被困在原地,因为粮草断绝而崩溃,比较一般的情况,是李牧廉颇决死突围。
      这样的话,明军还能逃出去少量精锐,但大部分兵马会被歼灭。
      还有一??最有的情况,则是李牧廉颇直接率领大军投降……不过这是不可能的,李牧廉颇两人就算是战死沙场,也不会当一个降将。
      河北的战局已经非常明显。
      大夏的军情司甚至还打探到,冉魏不少文武有着归附李唐的打算,毕竟冉闵在历史上可算不上什么明君。
      他更像是一位以勇武著称的绝世猛将,治国理政十分粗暴。
      这样的性格,冉闵除了能得到一些军队将校的支持外,很多臣子对他可没有那么忠心。
      历史上冉闵战败后冉魏有不少人殉国,那是因为攻灭冉魏的是慕容鲜卑,胡人残暴,不得民心。
      而现在拉拢他们的可是唐军。
      李世民的天可汗、贞观天子的名声在整个神州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样的英主明君,值得所有人为之效命。
      ……
      河北的情况,王景在济南坐镇的时候一直在关注。
      在他看来,明军被三面合围,已经没有翻身的余地了,若是李牧廉颇足够狠辣,现在就该果断带着少量精锐突围,直接放弃河北返回幽州。
      有他们两个天境强者护持,就算是李靖也不好追的太紧。
      这样的话,明军固然折损了数十万精锐还丢失了河北,但能让李牧廉颇等大将返回,就能保住幽州的基本盘。
      不过这样的决断,不是什么人能做出来的。
      那数十万精锐可是明军的核心主力,一旦放弃,明军就直接残废,等唐军再次北上,明军很难有还手之力。
      “唐军这次便宜占大了!半个中原换成河北和幽州,若是能把这些地盘消化,国力能暴增一倍,还能彻底打开向四方扩展的枷锁!”
      王景翻看着军报,暗自感慨。
      不过,王景心中并没有嫉妒对方,就算时间倒退,他还是会做出一样的决定,用飞舟来换取李唐在中原地区的让步。
      李唐得到河北幽州能壮大一倍,大夏王朝兼并中原,得到的好处更大。
      王景甚至能借此踏入摘取天帝业位的最后台阶。
    &

第35章 远交近攻 寻找胜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