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城外的农田。
细雨蒙蒙,连绵不断。
有经验的农夫都知道,这是雨季把他的秃头,顶进了黄花闺女的大门。
并且,这个让人又恨又喜的秃头,还会继续深入,继续扩张。
届时,即便是强大的贵族老爷们统治的领地,也不得不对这些从天而降的液体,张开自己坚固的大腿。
一名老农捂着嘴,不断咳嗽,鼠疫根治的后遗症,依旧在困扰这些农夫。
但他们可不是有钱有闲的贵族老爷,只要可以动弹,就要下地干活。
好在泰格这一次真正发扬了领主的仁慈,在分发的治疗鼠疫药丸和药剂中,添加了大量血藤精华汁液。
这些民众只要根除鼠疫,度过了后遗症阶段,之后会更加强健。
老农在手掌上吐了两口唾沫,抄起面前的新式农具,开始料理水田。
这是泰格给出指导意见,由施密特带人打造的类似于耙的工具。
可以在耕田过后,打碎土块,细密泥浆,为种植水稻打下良好基础。
老农的妻子和孩子们,也都在一起干活儿。
他的妻子,是泰格灭掉巴克半岛的百花城战役时,从半岛迁徙驱赶的民众。
她的丈夫,估计是死于乱军之中。
三十多岁的女人,带着两个半大小子,成为了巴格达第一批民众。
老农的运气不错,赶上了领主大人发起的娶妻运动,成功借贷到娶妻金。
妻子的两个半大小子,因为只有五六岁,尚未养大,也被算在生育人口里。
去年和今年,老农卖了把力气,差点累垮老腰,又和老婆生了两个孩子。
再加上他自己本就有的一个儿子,他便有了五个孩子。
于是乎,老农不仅成功被免除了借贷的娶妻金,还得到了优厚的税金减免
对于妻子带来的两个不属于自己的好儿子,老农也十分喜爱,一视同仁。
两个小娃娃也渐渐接受了老农,六七岁的孩子,应可以跟着下地干活。
这些底层家庭中,对于人口血脉的观念,没有那么固执和陈旧。
你能对我好,能够养活我长大,那你就是我爹。
同样的,你听话、孝顺,愿意一起干活,充实家业,那你就是我亲儿子。
挥舞着耙犁在水田里走了一圈,老农笑呵呵一脚踢在继子屁股上。
虽然已经七岁了,但这小子身上的衣服,还是很简陋,简单来说就是光着腚。
“爸爸,你干什么!我差点就抓到那只大蛤蟆了!”
小孩亲切的埋怨着。
孩子的母亲提着一个藤蔓编织的篮子,正从远处走过来。
“小泥鳅,别抓蛤蟆了,快去接你妈妈,她送饭来了!”
之所以这孩子叫小泥鳅,是因为大人的恶趣味。
男孩儿两腿之间的东西,很像一条泥鳅。
小泥鳅嘿嘿一笑,屁颠屁颠地跑过去,他的弟弟也跟着她一起跑了过去。
老农的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了,看到继母走过来,腼腆地笑了笑。仟????d
“让我看看,今天都有什么好吃的!”老农从水田里抄起一捧水,洗洗自己的胡子和脏手。
女人则露出心腹的笑容:“托领主大人的福,今天是免费领取补贴食物的日子,我去面包巷领到了一大块黄金面包!”
这也是泰格颁布的政策之一,生育(养育)三个孩子及以上的家庭,每周都可以免费领取一次食物。
每多生一个孩子,就可以多领取一定重量的面包。
小泥鳅和他的弟弟听到母亲的话,纷纷拍着手:“哦哦!太好了,有黄金面包吃!”
女人掀开餐布,在孩子们的注视下,切下来一多半面包。
第911章 清贫却幸福的巴格达家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