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李氏闷声轻笑了一下。
      林晓禾这嘴,也不知道像谁,说话甜滋滋的。
      “嫂子,过两天我家要磨豆腐,你家要来磨豆腐的话,今天就得买点黄豆。”赶车的路叔跟徐氏说。
      “现在就磨豆腐,家里是有什么喜事吗?”
      “没有没有,家里人就是馋豆腐了,自家磨的更划算,多的可以留下来做腐乳。”路叔笑呵呵的说。
      之前因为家里的事,租了几次林以路的驴车,而且有两次说好了归还的时间,但没来得及还,林以路也没有意见,徐氏就给他多算了几个铜板,两家人的关系要比以前更好。
      林以路家要磨豆腐的事,如今也提前跟徐氏说一声。
      磨豆腐用驴来拉石磨,要比人轻松得多。
      “你媳妇的手艺好,那我们今天也买点黄豆,又要麻烦你们了。”徐氏客气地道。
      “不麻烦,正好的事。”
      林以路是老来子,林家村唯一一个比林以显小的,小时候两人年纪近,在一起玩过,关系要近一些,两人长大成家立业后,有了各自的生活,才慢慢疏远了。
      林晓禾听到磨豆腐就清醒了。
      磨豆腐好啊,具体步骤林晓禾知道得不够清楚,但不妨碍她知道,做豆腐的时候,就可以做豆腐花,可以喝豆浆!
      以徐氏连豆渣都要留着煎饼的态度,肯定是什么东西都得留下的。
      林晓禾会用豆腐做各种好吃的。
      但是并不会做豆腐,她只会买豆腐。
      林晓禾如果知道豆腐就是黄豆磨成豆浆,再将豆浆煮成豆腐花,最后压制成豆腐,估计没那么高兴。
      不管是豆浆还是豆腐花,那都是要做豆腐的东西,怎么能提前吃掉呢?
      一知半解的林晓禾不清楚,已经开始馋豆腐花和豆浆了。
      黄豆重,等要回去的时候再买,可以直接拿到驴车上。
      林晓禾知道,她不着急催,要是奶奶忘记了,准备回去的时候,她也可以提醒她买黄豆,林晓禾特意把这事记到了心里。
      浩瀚学堂的学子们,都在努力学习。
      等到明年开春,两年一次的童试就开始了,童试分三场,有些学子前一两场考过,院试没有过,这一次前面两场可考可不考,如果负有盛名的大家愿意推荐,还可以直接入乡试。
      算算时间,之前的那些香囊,清泉的效用已经没有了。
      林晓禾将李氏绣样精美的,在她的提议下,换了崭新花样的香囊挑出来,放在一堆,递给李氏:“娘,一会儿这些我们拿到外面去问问。”
      李氏不解。
      “咱也不能只在学堂里卖。我娘的绣艺,绝对值十文钱。”
      林晓禾并不想把这群学子当成消费对象,她的清泉还得帮哥哥们呢,不能十文钱就让他们占了便宜,卖个一两次就够了。
      听到林家人来的消息,学子们立刻把林世礼他们的房门口围了个结结实实。
      上次没买成香囊的学子,果真听了林晓禾的话,这次半句话都没有问,直接掏钱买香囊。
      ******
      注:1、腐乳有上千年的历史,很多人会做,不是新品。
      《本草纲目拾遗》:“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
      腐乳也有不辣的,不用辣椒。
      2、大家:文里的这个词说的是大专家,某一方面厉害的人,这里是指学业上。这章里这个词不是说一群人的意思。
      本来想用专家的,觉得怪怪的。

第67章 好自为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