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了1次,2次情况不明。
而在天道山的记载中,佛道之争共三次,数阿弥陀佛故去之后的第一次佛道之争最为惨烈。
四域古史的第一次佛道之争,又共有十五次争斗,也是道门输七、胜四、平一、两不明。
那么华夏古史中十五次佛道之争,不是没有可能是四域古史中。第一次佛道之争的始末缩影。
“胡佛与佛,是不是代表着现在佛与过去佛一脉的争斗?”
顾玄风心中震动不已,他不再对比华夏神话与四域古史,而是对比华夏古史与四域古寺。
如此一看。
华夏古史记载中胡佛与佛之争,小乘佛与大乘佛之争……
是不是代表着过去佛一脉的最初大佛,菩提佛亲自灭度了过去佛一脉,强行镇压现在佛一脉的过往?!
“华夏古史中有化胡为佛,四域古史之中有佛本是道。”
顾玄风呢喃着,觉察到一种极为相似的地方,都是道门为了打压佛徒的说法。
四域古史中,天道书院才立,就是打着佛本是道,佛徒想要举世修炼苦海道,是离经叛道的旗帜。
“莫非,我泱泱华夏的历史,就是处在第一次佛道之争时期?”
顾玄风心都跳到嗓子眼来了,西出函谷的那位是无量天尊?
这么说来,真有可能!
需知无量天尊可是边行了一百零八大星域,踏遍了星海的每一个角落,到达他故土,并且留下传说完全是有可能的。
而且,阿弥陀佛起初秉承的天尊道,多半也是追寻过无量天尊走过的路。
如此一来,故土上流传着阿弥陀佛与天尊的传说,一切都合理了起来。
可很快他察觉不对劲。
开什么玩笑,四域第一次佛道之争可是在数百万年前。
按照华夏古史的有史记载,只有上下五千年,五千年对比数百万年可特娘的短了。
这么一算,他熟悉的故土距离他所在时间,岂不是也有着数百万年?
需知,在他记忆中离开故土时间,才两千多年。
“我糊涂了。”
顾玄风越想越觉得脑子乱糟糟,两地的古史有相似之处,但时间对不上的。
“我的猜测如果是真,我特娘的算什么啊!”
顾玄风捂着脑袋,只觉得脑袋快要炸开了。
他总不能真离他原本的时间线已经过去数百万年吧?
“我本就不应该存在。”
顾玄风死死皱起了头,他的存在是不合理。
大道唯一,世间虽有夺舍之秘法,但众生道讲究一个肉身与神魂一体,若果神魂与肉身不是一脉同源,便是夺舍也不得众生之道。
可是他呢,肉身与神魂就是一体啊,并非我之魂入他人身。
况且,他脚下的故土离四域大地不知有多远,如果没有外力干扰,他的神魂也不可能跑那么远。
一瞬间,顾玄风再联想到系统以及那页纸张的存在,觉得毛骨悚然起来。
“假设我的猜测是真,假设阿弥陀佛推演到了我,又并且让人留下这页金色纸张。那么我的存在,是否又与阿弥陀佛有关?”
顾玄风眉头紧锁,不断进行假设然后又推翻,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啥也不是,不想了,费脑子。
他只是空想,缺乏一个将所有设想连通的关键。
“或许回四域之后,我才能知道答案。或许只有我更加强大之后,才能知道答案。”
顾玄风唤出系统界面,他一直有谁创造了系统这个东西的想法。
这是随着他修道注定带来的想法,众生道,本就是上下求索天地的本源。
而系统比帝兵的存在更加恐怖,一切的功能甚至都违背了大道。
不对,也有可能没有违背大道,只是他还没有到能理解的那个高度。
如果说古史中有一人能创造出系统的,那只有无量天尊与阿弥陀佛中一个。
至于系统,未尝没有可能像是他见到那页金色纸张上道纹一样,为了方便自己理解,所以才显化出了系统概念。
庸人何必自扰,追根徒生知见。
顾玄风不再乱想,今日之事总有一天会出答案。
如果说自己的存在是有人一手布局,那么他也会知道答案。
“知道的越多,迷茫越多。”
顾玄风呢喃着,继续搜寻着整个星辰,发现了钟鼎文不止一处拥有。
顾玄风摸索着一个个钟鼎文,将其承载之物收入乾坤戒中。
无量天尊与阿弥陀佛那个年代的第一次佛道之争过于惨烈,导致后来大量古史的载体都没了。
但他相信不管是如今佛门,还是天道书院都知道这些钟鼎文,如果故土中古史与四域古史同源的话。
再说了,天尊改道论的原篇,就是在天道书院中。
如果他能观摩一次天尊改道论,见到其上的字体,就能对比华夏古史的字体,从而判断出故土是不是在数百万年前。
第563章 古史重叠的猜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