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飞的话把网友们打回现实,让他们不得不直面这些问题。
经过查证之后,他们不得不承认叶明飞说的都是对的,从前近海地区确实是贫瘠之地。
不过也有人反驳。
“你说的那都是很久以前了,但败血症那个时候还没有吧?能够远洋出海都是近几百年的事了,而且还是以西方国家最多。”
“要我说明知道出海那么长时间会得败血症,还非要出海,都是贪婪惹的祸,死了也活该。”
偏激的观众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
叶明飞拿了船舱里储存的食材之后就去厨房准备,一边处理蔬菜一边跟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在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个名叫郑和的人出海远洋,距今六百余年。”
“郑和这一生七次下西洋,通过远洋的方式,让文化得以传播,各个大陆得以连通消息,也让当时认为天圆地方的学者们见识到了世界的广大,第一次意识到地球的存在。”
“于是科技开始进步,思想开始发展,而文化的流通则刺激文明更进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郑和在下西洋期间,无论在海上漂泊多长时间,船员们都没有因败血症而死的例子。”
本来听到什么明朝永乐,观众们就已经觉得离谱了,然后他又说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没有败血症,这就跟他之前说的产生了悖论。
在海上没法保存蔬菜,就算在下海的时候带了一些土壤和种子,那也没办法保证全船人的维生素供应。
六百年前根本没有维生素片或者是罐头这种东西,古人还能怎么解决败血症的问题?
而且那个时候技术不发达,船只与其说是在远洋,不如说是在海上漂泊,速度慢的令人绝望。
在这终日的漂泊当中,精神不崩溃就已经很难了,还能够避免疾病?古人哪有那么多的智慧,他们又没有现代医学技术的支持。
弹幕上一片质疑之声。
这时叶明飞抓了一把黄豆泡入清水里:“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船员们不得败血病,原因就在这一盆黄豆中。”
“海上的交通和贸易,在最初的时候连接了每片大陆,即便是现在,海洋运输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海分割了一片片陆地,只有远洋才能够将这些陆地连通起来。郑和用来克制败血症的技巧非常简单,这和华夏人的习惯有关。”
观众们绞尽脑汁盯着一盆黄豆,左看右看都没看出来。
这些黄豆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观众们散发思维,最后总算找到了问题所在。问题不在于黄豆,而在于泡黄豆的这盆水上。
黄豆在泡水之后就会发出豆芽,豆芽作为一种常见的菜肴,在国人的食谱中经常出现。
经过百科搜索豆芽确实能够提供大量的维生素。
有豆芽菜存在,那海上的水手们避免败血症也不再是不可能。
“除了豆芽之外,其实郑和还有一大神器。”叶明飞拿出了茶叶罐,用这上好的茶叶煮了一锅奶茶,“华夏
第229章 咸奶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