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指的是单一口味直接蒸制。”
“包蒸,是同调料腌制后使用竹叶荷叶等包裹后,再进行蒸制。”
“粉蒸先裹浆,口感软糯;上浆蒸先裹上蛋清淀粉,增嫩滑……”
叶明飞声音多变,因为不是科班出身,反而没有那种过于严肃的播音腔,给人一种家常般的,亲切感。
观众们看了直呼不可思议,蒸个饭竟然还有那么多讲究!
随着叶明飞的讲解,各式菜肴一一呈现,但接下来叶明飞却开始揉制面团。
一个个长条状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面团出锅后,用小刀切开,横截面上浮现出清晰的字。
正红色的福字在雪白的底色上显得无比清晰,字体方正。
虽是由面团蒸制,却无比清晰,边缘处没有半点模糊。
“这不可能!”
但凡是自己做过饭有点常识的人,都看出这有多么不可思。
因为在发酵面团蒸的过程当中是会剧烈变形的,可叶明飞做出来这个面团里字体非常的清晰,没有丝毫变形的迹象。
当下就有网友们在自己家里进行了尝试,结果最后蒸出来的只是一团模糊。凄惨一点的连个字样都看不出来,就是一团乱七八糟的花纹。
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能让面团里面呈现出恰到好处的清晰字体。
作为回应,松导让人放出了一镜到底的原片视频。
他早就猜到会有人质疑,所以保留了原片视频,就是为了应对网友的质疑,同时再次提升纪录片的讨论度。
最后有人提出,之所以能够保持清晰的花纹,很有可能一开始在揉面团的时候,叶明飞就已经算到了最终膨胀的程度。
所以一开始的面团里面应该是不成形的字,只有经过膨胀才能成为视频中那样,红白分明的清晰字眼。
可这就更不可思议了。
且不说面团软趴趴的难以控制,叶明飞竟然能够精准的掌握其形状,提前计算出面团膨胀的效果,其中难度不用人解释都能猜出来有多大。
理论上来说,每一次蒸字馍都要看运气。
纪录片继续播放,但观看的人越来越多,后台,台长看着不断上升的收视率,练声叫了几句好。
“哈,这个叶明飞有点本事,果然松导不是那种不分轻重的人,像这么一个年轻的面孔,肯定是因为他有真本事!”
台长这一番话,可把郭小明给郁闷坏了,他挑拨离间了半天,结果反而让松导跟这个新面孔得到了台长的欣赏。
欣赏完了还不算,台长大手一挥直接让新闻部宣传,尤其是要嘉奖叶明飞表现出来的传统技艺。
“现在的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弘扬传统技术的不多,这个叶明妃有粉丝基础,有名气,还有实力,咱们不能放过这样一个好机会。”
“把他立成典型,塑造成一个热爱传统文化,既有天分又很努力的青年,以此激励现在的年轻人向他学习。”
郭小明的脸都黑了。他知道自己的节目是不可能重新安排档期了,只能在心里狠狠记了叶明飞一笔。
他动不了松导在台里的地位,可一个一线
第192章 加大宣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