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六年,也就是公元1626年!
朱重九从刘海柱的口中得知自己所处的年代后,脑海中嗡的一下炸开了锅,一条条零散的信息,在一瞬间犹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这一年正月,后金第一位大汗、清王朝实际奠基者努尔哈赤率六万大军(号称十三万)围攻宁远,最终被时任宁远道的袁崇焕以两万明军击败。
这一年五月,明朝首都发生了一场至今无法解释的神秘大爆炸,史称天启大爆炸,又称王恭厂大爆炸。
这一年八月,陕北流民起义,由保宁入川,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思潮席卷整个西北和西南地区,影响着无数穷困潦倒的明末青年一代,为后来崇祯二年的闯王高迎祥率部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时年20岁的银川驿卒李鸿基就是其中一员。
对了,李鸿基后来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自成,李自成!
......
朱重九高中时代读的是文科,大学时代还选修过《世界通史》,恰好还看过风靡一时的《明朝那些事儿》,脑海中迅速罗列出关于天启六年,也就是公元1626年发生的一些大事记。
下一秒,一个大胆而疯狂的想法顿时出现在朱重九的脑海中——把生意做到明朝来!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
但在朱重九看来,乱世不仅能出英雄,还能发大财。
纵观各大世界强国,无论是19世纪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不列颠英吉利,还是二战至今的美利坚合众国,其综合国力的崛起,都是依靠在战争中的掠夺和贸易,从而获得巨额财富。
如果自己能把生意做到明朝来,用批发的义乌小商品来明朝换金条,那还不赚翻啊!
别的不说,就是打火机、手电筒、方便面、食用碘盐、压缩饼干、医用酒精、青霉素、云南白药、感冒灵等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小玩意儿,哪一样拿到明朝来不是稀罕玩意儿?
最主要的一点,这些东西是自己完全垄断经营,定价权全在自己手上,想换多少金条,还不就是闲话一句。
有了金条,自己回到现代社会后不就摇身一变成了超级大富豪吗?
到那个时候,什么名车、豪宅、游艇、飞机、私人女秘书,还不就是闲话一句吗?
想象着美好的未来生活,朱重九不由得发出了咯咯咯的奸笑声,吓得站在他面前的刘海柱不由得后退两步,大气都不敢喘。
过了好一会儿,朱重九终于回过神来,为了美好的明天,说什么也要把生意做到明朝来。
说干就干,朱重九一把抓住刘海柱,急切的问道:“刘海柱是吧,你恩公我久居天宫,多年不问世事,你给我详细介绍一下这个时代和当下的近况!”
一听这话,刘海柱下意识的瞥了眼不远处的波光粼粼的天池潭水,心中对神仙恩公的敬畏又加重了几分。
随后,刘海柱将当下的情况开始一五一十的向恩公仙人娓娓道来。
从刘海柱的讲述中,朱重九得知了现在是天启六年正月十四日,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亲率十三万后金军西渡辽河,直逼宁远。
由于主政关外的明朝阉党高第懦弱无能,胆小如鼠,仓促下令放弃了锦州、右屯和大、小凌河等地的城防工事,更是导致数十万石军粮丢失,整个关外仅剩宁远道袁崇焕死守宁远城。
眼下,宁远城守军不满两万,前有劲敌,后无援兵,粮草告急,形势万分险恶。
刘海柱此番率部出城,就是奉了督师袁崇焕之将命,出城征集粮草,结果遇上了后金军八旗骑兵的斥候,于天池附近血战。
说着,刘海柱再度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带着几分恳求的语气说道:“恩公在上,末将深知恩公绝非凡人,乃上古神仙,斗胆恳请恩公施以援手,救宁远城两万军民百姓于水火之中,恩公再造之恩,末将及宁远城两万军民定当没齿难忘!”
朱重九并未第一时间答应刘海柱的请求,一双深邃的桃花眼之下,两颗黝黑的冰眸子滴溜溜的转着。
从刘海柱的话中,他得到了几个关键信息点。
其一,眼下宁远城内粮草告急,已支撑不了几日。
其二,努尔哈赤率大军压境,宁远城大战在即,朝不保夕。
总结下来就是现在马上要打仗了,宁远城内粮食短缺,人心惶惶。
这生意,完全有得谈嘛!
朱重九二话不说,直接回到面包车上翻出一个酒精炉和铁饭盒,又开了一包方
第2章 把生意做到明朝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