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道:“没错,就是此物,要是没有此物,蓝田不知有多少人饿死啊,这可是好东西,一会儿,你可以尝尝,今个家里做的贴饼子。”
“那可要好好尝尝。”
徐霞客说着蹲下来从玉米棒上扒下来一个玉米粒道:“此物年产几何?”
老头听了这话笑道:“此物高产,年景好些,下等田也能产千余斤,好一点的可以产一千五百斤,我们镇今年的亩产冠军,一亩地产量一千八百九十二斤,里长亲自颁发亩产状元的牌子送到他家,可气派了。”
“哦,你们里长还管这个。”
徐霞客听了这话惊讶的问道,老头道:“在我们蓝田县,里长管的事情可多了,不单单这个,谁家有啥困难都可以找里长,他们都会给我们解决的。”
“你们里长这么好?”
徐霞客更加惊讶了,老头笑道:“那是我们县尊好,若是没有我们县尊,五年前我就该饿死了。”
听了这话徐霞客询问怎么回事,老头道:“以前咱们这里叫做长安县,跟别的地方别无二致,县官贪财,百姓贫困,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顿饱饭,后来我们家县尊崛起,我们乡亲们就把界碑搬过来,自己成了蓝田人。”
“成了蓝田人之后,官府过来给我们丈量土地,开始兴修水利,给我们分了地,并且约谈以前我们的地主,把以前五成的租子,硬生生的砍成了两成,这几年又改成了一成,外加交给官府一成,我们能留下八成,这就足够我们吃的了。”
“而且县尊还给我们重新规划了里长,里长是真的给我们办事,给我们发新种子,大家伙一起租用耕牛,之后就是一连串的利民措施,这几年外面灾情不断,不过我们蓝田水利保证了灌溉,每年我们都是丰收年,日子也好了。”
“这不,我这糟老头子也能活到六十二岁,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的,这些都要感谢我们县尊啊。”
老头说的很虔诚,嘴角都带着幸福的笑容,徐霞客听了也连连点头。
紧跟着老头邀请徐霞客进屋子,一进屋子徐霞客看着老头家正北方向供着一幅画,画上是一个年轻的少年,少年双目如电,虎踞龙牌,站在那里自有一股说不出的气势。
“这是?”
老头见状立刻拱手拜了拜道:“这是俺们县尊,俺们蓝田县百姓家里,大多数都供着县尊的画像,祈求上天让我们县尊长命百岁,最好能长生不老。”
徐霞客立刻明白了,这就是生祠啊,这要是没有一定的功绩,绝对不可能让百姓自发的修建生祠,要知道当年魏忠贤权利达到要懂得综合性发展,所以水库不能闲着,就养鱼了。”
听了这话徐霞客道:“原来如此,这长安水库?”
老头道:“往东二十里就是,很大一片的。”
徐霞客点头,徐霞客跟老头一家吃了饭,五六斤的大鲤鱼去鳞去内脏,放进大铁锅里,放在酱料,锅边贴着饼子,饼子入味,鱼鲜嫩。
徐霞客发誓这是自己最近吃的最好的一顿饭了,太美味了,鱼锅炖饼子,还有一大碗长寿面,另外小伙子还拿出了一坛子黄酒,徐霞客陪老头小酌几杯,徐霞客发誓这是他这段日子过得最舒服的时候。
吃完了饭,徐霞客掏出一块一两碎银子,老头死活不要,徐霞客没办法,拿出自己随身的笔墨给老头写了副字,老头看了很开心道:“虽然不认识,不过看着舒服,裱起来,挂墙上。”
徐霞客这时笑道:“老人家,这几个字念: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头道:“好,吉利,谢谢,谢谢。”
一番客套,徐霞客要走,而小伙子也要进蓝田,他是在蓝田炼钢厂工作的,今个请假回来陪老头过生日,过完生日就要走,最近炼钢厂的工作量加大了,主要是县里要铸造一批新式火炮,大家伙都很忙。
于是徐霞客与小伙子结伴而行,东行二十里,徐霞客看到了这如湖泊般大小的长安水库,厚实的堤坝,僵硬的闸门,还有那坚固的灰色石块。
小伙子跟徐霞客道:“这不是石头,这东西叫做水泥,是咱们蓝田水泥场产的,徐霞客听了啧啧称奇,不由感叹这水库的壮丽。
又行二十里进入蓝田地界,看到了蓝田大水库,一个不输给长安水库的巨大水利工程,徐霞客问小伙子:“这样水库蓝田县有多少个?”
小伙子道:“能有十几个吧,比这小一号的就更多了。”
听了这话徐霞客感慨:“有如此水利工程,蓝田县自此不惧天灾也。”
徐霞客继续前行,终于到了蓝田核心区域,这回把徐霞客吓到了因为这里有许多高耸的烟囱,大烟囱高耸入云,能有几十米高,大烟囱冒着烟,徐霞客目瞪口呆道:“我的乖乖,这烟囱干啥用的,这是谁家做饭需要这么大烟囱啊?”
听了这话小伙子哈哈笑道:“先生,这不是做饭用的,这时我们蓝田冶铁的专用高炉,炼铁用的。”
“冶铁?”
徐霞客瞪大了眼睛。
/19/19633/11784711
第二百五十章徐霞客蓝田游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