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们官小,但是县令本身也就是扎根一线的基础官员,对于地方治理很是重要。
      如今乌塔县发展势头正好,顾昕?猜皇上不会放任它重新没落下去,应该会找一个好的地方官管理这里,等发展起来,那就是西北的富饶之地,会起到引领作用。也是沈清晏治理方式的一项试验,皇上会根据这里的情况,看看要不要在西北其余地方推广。
      所以这次升官,沈清晏没有被调任到其他地方,就是去乌塔县上面的州做知州,也是方便沈清晏还有一些计划的施行。
      百姓对沈清晏信服,对顾昕?也同样信任,听她这么说,都很高兴。
      等安抚了百姓,他们四散开去,顾昕?心里升起淡淡的惆怅来。
      不过到底升官是好事,不然每次沈清晏去向上面述职,都要夹着尾巴做人。
      就算沈清晏不去阿谀奉承,对长官尊敬也是必须的。而好巧不巧的,上头比他官大一级的就有一两个是魏家的狗腿子。
      只有向上爬,站在高处,才能少被欺负。
      所以在把这边的一切事物安顿好后,他们就准备去新地方上任了。在离开之前,新任县令先过来了。
      而这个接沈清晏班的还是他们的老熟人,当初和他同窗的刘忠和,那位被顾昕?一粒退烧药救了的书生。
      老乡见面倍感亲切,尤其是在战乱之后,家园被毁的情况下。
      “沈兄,好久不见了!”再见,刘和忠眼里有泪花闪现。
      沈清晏也很高兴,从前和这位同窗关系就很好,他拍着他的肩膀问:“刘兄,好久不见!这么巧,你居然也被派到这里来了?”
      刘忠和腼腆的笑了笑:“不巧,是我自己想来的。”
      这让沈清晏相当意外了:“为何?”
      刘忠和对他做了一番解释:“我也是……”
      原来,因为顾昕?对刘和忠的帮助,他一直都心存感激,之前太平之后他还打听过他们的消息。听他们村里人说沈清晏夫妻去了京城,他也暗下决心要考取功名去京城见沈兄。
      可惜他资质不如沈清晏,又耽误了许多读书的时间,开恩科那次没考中,后来又考一次只中了举人,第三次上才终于考中进士。和沈清晏做不成同科。
      后来又打听到他来了西北,便自动请缨找吏部官员活动了一下来了乌塔县。这破地方有人愿意来,吏部的人当然不会阻拦,高兴的就放他过来了。
      “真好,我还有点愁不知道之后的县令会不会按照计划,好好打理乌塔县呢。如今刘兄过来了,我也就放心了。”
      “沈兄放心,来时陛下就对我交代了,要我听你的指挥,让我万万不能把大好形势浪费了。”
      如此,沈清晏便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计划都和刘忠和说了,还有一些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也特别做出提醒,省了刘忠和许多的事。

第313章 升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