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九章:孝陵[2/2页]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爹不放他返回藩地。”朱高煦分析道。
      “你宁王叔终究还是过于小心了。”
      朱棣点头道。
      顿了顿,他又道:“明日便是你皇爷爷下葬的日子,有些事还需你操持,且先下去休息。”
      朱高煦恭声称是,退了下去。
      一夜无事。
      次日。
      礼部及有司相关官员奉朱棣之命,开始着手办理朱元璋的出殡事宜。
      与历史上一样,朱元璋的出殡方式非常独特。
      在下葬当天,金陵皇城的十三个门同时出棺,有十三个棺椁被运出了皇宫。
      全城百姓从未见过此等场景,满脑子都在想如此多的棺椁,到底哪一个里面装着大明开国皇帝的真身。
      此便形成了一个历史上的谜团,即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真正下葬之地究竟在何处?
      但朱高煦却知道有十二个棺椁里,皆是殉葬的妃嫔,皇宁妃郭氏也在其中。
      大行皇帝出殡,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
      因为有十三个棺椁,所以便有不同的人扶灵。
      朱棣与朱高煦所在的送葬队伍,便是朱元璋真正的尸身所在。
      父子俩一左一右站在棺椁最前面,后面依次是吴郡王(懿文太子朱标第四子朱允?遥?⑶赝酰ǘ?危?⒅芡酢⒊?酢⑹裢酢⒔?酰ㄔ?嫱酰??舶巳宋?煸?胺隽椤
      他们八人所在的送葬队伍,早上从朝阳门出皇城,向孝陵方向而去。
      朝阳门因位于城东,最先迎接太阳而得名。
      此城门为单孔券门,是用砖石砌成的弧形门洞,也是瓮城连接城内的宫城和城外孝陵的通道。
      孝陵虽然是朱元璋的陵墓,但第一个被葬入墓中的人却是病逝于洪武十五年的马皇后。
      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
      当年马皇后葬入孝陵之后,修建陵寝的工程并未停止。
      等到了洪武十六年,朝廷先后调用军工十万,才将孝陵享殿等主体工程基本建好。
      历史上的孝陵,在靖难之役后的永乐三年才彻底建成。
      虽然朱高煦穿越后,改变了许多历史,但孝陵的修建,却仍如历史上一样,直至朱元璋驾崩都未彻底完工。
      送葬队伍一路前行,便进入了孝陵境内,来到了神道上。
      神道由好几段路组成,其中一段被称为石象路。
      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十二对石兽,分别是狮、骆驼、象和马等六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
      再往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
      至于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四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
      这些石兽石人的体型都很巨大,巍峨壮观,震慑人心。
      最后,朱棣与朱高煦一行人来到了孝陵的主体建筑陵寝地宫之前。
      接下来,朱元璋将会与马皇后合葬在这个地宫之中。
      所谓地宫,其实是一个直径约四百米的圆形大土丘,其四周乃是由条石砌成的石壁。
      此时已临近午时。
      “启禀陛下,吉时已到。”
      礼部官员躬身来到朱棣面前,俯身拜道。
      朱棣听到礼官禀告,依依不舍的点了点头,然后眼泪汪汪的望着身边的棺椁,沉默无言。
      “送大行皇帝梓宫入陵寝!拜!”
      随着礼官的一声高呼,朱棣、朱高煦等一众亲王郡王皆伏地痛哭,哀嚎不已。
      从此之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洪武时代结束了!
      PS:感谢易非琪,书友20200809192145506,书友20180716191111767,佛系宅男,聆听づ星空,书友20210310205013175,书友20210718023043505,三秒吻恋,我一个滑铲qwer,水鱼wing,穷景等老铁投的推荐票!感谢!

第六十九章:孝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