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有了他们的加入,陈真得以自己的触角延伸向更远的州县,更快一步的将自己的生意网络遍布天下。
丝绸、粮食、木材,宝石,棉花、乃至盐铁…钱能通神,尤其是在这个腐败的王朝末世,各种乱象之下,一个阴影中的商业王国正在悄然成型。
而亲自参与到这一切的郑?,也意识到了他娘并不是一个普通人。
有这样手段的人,前世怎么可能会让自己就这样寂寂无名的死在一个破庙里。
然而他也并没有刨根问底,就像陈真对他那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秘密,只要他知道她是自己的母亲就好了。他此生第一次睁开眼看见的是她。
今年的整个夏天都没有下雨,千里大旱,草木焦黄,粮价疯涨,除了大户人家还能坚持外,有许多普通人家已经坚持不住了,等到了入秋,虽然终于来了雨水,但是庄稼的长势已经被耽误,收成本就不好,又闹了一场蝗灾,等到了冬天,就发生很多冻死饿死的事情。
整个过程中,朝廷那边都没有什么动作,既无赈灾的粮款下来,也没有减免赋税的通知,还因为边关起了战火开了徭役,征发农夫和粮草上前线。
郑?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十余年,燕国将一直陷在战争的泥沼中,燕国境内天灾连绵不断,但是偏偏与边关西羌时有战争,还要镇压东面领地内鲜于的叛乱。
致使国力不断损耗,兵力虚弱,最终国内的各地百姓无法忍受繁重的赋税徭役,再加上天灾导致的流离失所,纷纷揭竿而起,燕国就此而亡。
燕国建国不过一百多年,他们祖上也是草原来的游牧部族,后来在前朝晚期渐渐发展壮大,灭了前朝后入主中原,建立了现在的燕国。
在建国以后也受到中原的礼仪文化的熏染,但是本身还是带有游牧部族的传统在,对待治下的百姓像是对待以前手底下的奴隶一样,强者为尊,同室操戈,皇位更迭频繁。
到了现在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燕国朝廷对于各地地方上的掌控已经十分薄弱了。
春去秋来,一年年的,边关燃起的战火加上不断的天灾,流离失所的人越来越多,丰亭县也不如以往热闹了,街面上多了一些萧索之意,各地都多了许多山匪强盗,普通的旅人或者没有护卫的商家一不留意就有被打劫的风险,要是只是求财还好,有的直接连性命也丢了。
丰亭县附近的余山就驻扎了这么一伙在绿林道上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山匪,凡事路过那里的商队,毫无例外都遭了毒手,货物被抢劫一空,人也不能幸免,都被杀了个干净。
那帮土匪还有个规矩,只杀那些行商的商人和大户人家,对那些比较穷的人则会放过一码。对此他们对外的说法是劫富济贫,除恶安良,那些大户和商人为富不仁,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自诩为绿林好汉。
有些侥幸逃脱的商人跑来丰亭县哭诉报官,但是都被知县寻了个由头避开了。
他好好的做着官,是嫌命长啊才会去招惹那帮子不要命的匪徒。这些年因为打仗,真正强壮的兵丁早就被征召去了边关,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还有许多是吃空饷的。
就凭他手底下的那帮子衙役,他反而还要担心万一余山上的那帮子土匪进县里劫掠要怎么办。
郑家对于现在各地都有盗匪的事情也早有防备,虽然现在各地盗贼四起,土匪横行,但是对于那些真正的往来南北四方的大商家却是很少有土匪敢劫掠的。
因为那样的大商家运货随行都有护卫镖师,手下养了一批精壮的打手。现在这个人命贱如草的时候,随随便便都能招来一大批不要命的。
因为不缺钱,其装备甚至比正规的军队都好,一般的小股盗匪都不是其对手。
更别提郑家了,郑家的护卫训练精良,人数众多,就连朝廷禁止民间私下使用的□□都有,按理来说早就犯了朝廷的忌讳,但是在当下这个混乱的时候,困于边关的战火,当朝自顾且不暇,哪还有空管这些小事。
丰亭县的县令现在更是得罪不起像郑家这样的大户,因此在得到了郑家给的好处以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原本盘踞在余山的土匪也是不敢招惹郑家的,对郑家商队的往来也不敢向其他的商人那样勒索打劫,只是随着他们势力的渐渐发展壮大,他们的野心也渐渐膨胀。
等到郑家的商队被劫掠的消息传来,郑?的面容沉稳严肃,有没有太多的惊讶。
他今年不过十三岁,但是看外表像是十五六岁的少年那样,因为常年练武个子比寻常少年要高上一大截,身上也带着其他青年人所没有的沉稳气势。
他对陈真道:“娘,我准备带人剿了余山,在那个地方练兵。”
陈真点点头,并没有什么惊讶的“去吧,注意自己的安全。”
两人间的这段用宛如家常的语气说出的对话,要是放在外面被其别人听到了,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被嘲笑不自量力。
要知道余山的那伙土匪在现如今的绿林道上可是名头极盛,总共有数千人之多,光是有名有姓叫得上号的都有数百人,他们还仿照评书里面说的那样按威望能力排了名号,打起仗来勇猛无比,和一般的乡野匪类流寇截然不同。
要不然就按照他们这种嚣张做至极的做法,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物势力,也不会至今没有人来收拾他们。
可是如今这母子二人对话,语气平淡的竟然就像是在讨论今晚吃什么一样,闲谈之间就把一件足以决定数千人乃至上万人命运的大事定了下来。
不过在场听到他们二人对话的其他人,也都同两人一样没有太多的惊讶的。
因为如今的郑家,还真有这样的实力。
除开表面上展露的那点护卫人数不算,郑家这些年暗地里招募流民,囤积粮食,习练兵马,乃至开采矿山,铸炼兵器甲胄,真动起来,裹挟上一帮乱民,拿下燕国一个行省都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郑?并不想做最先出头的那个人,还有许多他前世的大敌和死对头,要么被他提前布局除去,要么没有现世。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暗中蛰伏发展,积蓄更多的力量。
等到有朝一日,野火燎原,山河变色,改天换日也不过旦夕。
两世的人生积淀使他对那个至高的目标更加有耐心,也更沉得住气,这一回,他要打下一个完整的江山!
第 50 章 我的儿子是皇帝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