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且慢[1/2页]

花开陌上 依旧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能呈送到皇帝面前预览的诗作,本就是经过老大人们精挑细选过的,自然不多。
      花初晓的那一首春晓,即便是被梅太傅有意放到了最后,也很快就呈现在了皇帝的面前。
      文道都是相同的。在那个世界能流传千古的佳作,在这个世界,同样也能立刻让人咀之生香。
      皇帝本就是一个极为附庸风雅之人,年轻的时候,也曾受教于本朝多位大儒,这底子自然是有的,即便是不能吟出好诗文,可在鉴赏的水平,却是一点都不差的。
      这一首春晓,看似用词简单,细细咀之,却令人拍案叫绝满口生香。
      若论诗文的言辞精妙,此诗当论今晚第一。
      只是,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两句,在意境上,却与今晚这花好月圆的良辰美景,有些不太相符了。
      这诗词一道,既是文道,也是心声。若是缺少了相关的意境,自然就落了下乘。
      自然了,不是说这首诗的意境不好,而是和今晚的情景,略略不符而已。
      皇帝微微皱了下眉头。
      今晚陪侍在他身边的,乃是执笔大太监刘宝。
      刘宝作为执笔大太监,自然也是精通诗文一道的。再加上,他从小就服侍在皇帝的身边,最是深谙皇帝的心思了。
      此刻,刘宝见主子对手里的这首诗文,如此的爱不释手,却又忍不住微微皱眉,心中一动,赶紧上前一步,低头耳语道,“陛下,此乃定北侯府的庶出长女所做。”
      他有意无意的点出了那“庶出”一词,果然被皇帝听到了耳中。
      皇帝略略点头,露出了一个若有所思的神色来。
      原来,这首诗是花西楼家里的那个庶出长女所做啊!也难怪这诗文之中,自然而然的便露出了这丝丝的凄凉之意了。
      这些日子以来,定北侯府李氏苛待庶女的事情,是闹得满城风雨,皇帝即便不是那八卦之人,可他手握锦衣卫,对于朝中重臣的那些家事,多少也是风闻了一些的。
      皇帝叹了一口气。
      到底是庶出的女孩子,又长期在那样一个嫡母的手中讨生活。再加上,那李氏又如此不慈不孝,也难怪这个女孩子的诗文之中,会显露出丝丝的凄苦之意了……
      罢了,到底是个孝顺的孩子,朕今晚就给她一个体面吧。
      这边,皇帝刚一做出决定,那边,太娘便有些等不及了,开口催问了起来。
      “皇帝,今晚这头名魁首,到底是花落谁家啊?”
      这母子二人均端坐在前方高台之上,又相隔不远。
      太后这一问,自然所有人都听到了,目光亦全都转到了皇帝的方向。
      皇帝倒是笑了笑,这才说道,“母后莫急。我云国的女儿,果然是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才啊。依朕看来,今晚的佳作虽然不少,可若要论这魁首之才嘛,恐怕就要落到这位小姐的身上了。”
      说着,他偏头看了刘宝一眼。
      刘宝会意,立即上前一步,拿起花初晓的那首春晓,当众大声念了出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刘宝话音刚落,整个御花园却安静了下来。
      这首春晓用词虽浅,却无一不精妙独到。
      如此精妙绝伦,流传千古的佳作,自然能引发众人的关注。
      文本心声,再加上,如今朝廷之上,为了立储之争,正是风雨飘零之际,政局之复杂,诡异而多变,正可谓应了那一句多事之秋了。
      故而,那一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时间,不知道引起了多少人的心声。
      不少朝中的大人们更是暗中唏嘘了起来。谁能知道,这一朝立储的风波之后,明日还有多少故人,还能继续站在这朝堂之上?
      故而,这一首春晓勾起的,又岂止是一些小儿女的凄凉之意那么简单?
      整个御花园里,一片寂静无声,众人全都被这一首精彩绝伦的春晓给镇住了,只除了一人之外。
      花初晓于满场静寂之中,心下却是一沉。
      原本以为抄上一首不符合今晚意境的春晓,应该就能够蒙混过关的。
      却不想,这流传了千古的佳作,不愧是千古佳作!
      这威力,果然是杠杠的。
      哎!
      花初晓不免叹了一口气。
      看来,今夜她注定是低调不起来了!
      果然,上首的太后娘娘已经笑着问了起来,“不知这样的一首佳作,是哪家小姐所作呢?哀家好生好奇!”
      这太后问话,自然不能不答,更不能答得晚了。
      花初晓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却立刻无比端庄贤淑的站了起来,大大方方的行了一礼,“臣女花初晓,见过太过娘娘,祝娘娘万福金安!”
      既然注定无法低调了,那她索性就大方一些。
      上首的周太后却是微微眯起了眼。无他,只因为花初晓现在所在的位置,委实是太过偏远了一些。
  &nb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且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