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初晓默默的点了点头。
陌家的事情,她略略一想,也就明白了。
百年前,陌家的先祖,和云国的皇帝乃是义结金兰的生死兄弟。陌家不但被封为了世袭罔替的康亲王,还一直手握燕北军,在云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只不过,因为多年前,陌家和齐王走得比较近,而后来登基称帝的又是如今的皇帝,所以,后来陌家的那位王爷才会战死沙场,燕北军的大权才会渐渐的旁落。便是她那位便宜侯爷爹,恐怕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从能从燕北军中崛起,进而封侯。
云国皇帝,这是想要从燕北军中瓦解康亲王府的势力。
而几年之前,边境爆发的那场大战,就是一个引子。一个皇帝想要彻底除去康亲王府,收回燕北军的引子。
于是,皇帝以燕北军自古以来都是由陌家人掌握为名,将年仅十多岁的陌家小王爷派去了边关。
谁都知道,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若是陌家唯一的男丁死在了战场之上,那世袭罔替的康亲王府,自然也就剩下个空壳子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陌家的那个孩子竟然如此了不起。他去了边境之后,非但没有战死沙场,反而在战场之上屡立奇功,重新在燕北军中站稳了脚跟。而且,随着战事的不断发展,陌家的那位小王爷,如今竟然重新掌握了燕北军。
如此一来,随着陌家的重新崛起,朝堂上的局势恐怕就更加风云多变了起来。
花初晓轻轻的看了一口气。
看来,她此次回京,要面临的问题,很多啊。
康亲王府老太妃的那只大腿,怕也是不好抱了。
至于去抱皇帝或者那位皇子的大腿?花初晓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个可能。
皇家的水,太深了,也太浑了。
她穿越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玩宫斗的。
刘唐看着她微微愁容的模样,心跳似乎突然就静止了那么一下。
“晓晓,”他突然说道,“除了三皇子和陌家的人,你还需要留意一些人,一些事。”
哪些人?哪些事?
花初晓抬头看着他,眨了眨眼,无声的问道。
刘唐没有说话,却是突然伸手拂向了她的肩头。
花初晓微怔。
而后,她看到了他的指尖从自己的肩头上拂过,拈出了一片杏花……
花初晓哑然一笑。
刘唐看着指尖的那片杏花,木讷的声音,再次响起。
“晓晓,宫里的形势,比你所想象的还要复杂一些。当今陛下一直不肯立储,原因无人知晓。不过,有一件事情,你需要知道,当年,原配刘皇后在产下先太子之时,便因难产而逝了。而先太子在三岁之时,也意外夭折了。不过,这些年来,刘家的人却一直都认为刘皇后和太子的死,另有原因。”
“刘家是后族,又是京城里第一等的世家名门,在朝中根基颇深,势力不容小觑。故而,在刘皇后仙逝几年后,刘家又送了一个女儿入宫,想要正位中宫。然而,陛下却并未册封这位刘小姐为继后,反而只封了一个德妃之位。”
刘唐的声音很平静,花初晓却从这平静到木讷的声音里,听出了一抹意味深长来。
皇帝为了不让刘家继续势大,宁愿多年来,后位空缺,也不封后,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只不过,刘家的人,未必就肯甘心吧。
花初晓嘴角微扬,勾出了一抹浅浅意味深长的笑容来。
刘唐看着她嘴角的笑意,再次微微晃了晃神。
而后,他暗暗的深吸了一口气,又才继续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十多年来,刘德妃在宫中,并不算十分得宠,也一直都没有子嗣。直到两个月之前,却突然传出了刘德妃身怀有孕的消息来。如此一来,宫里其他的主子们,自然就有些担心了起来。毕竟,刘家在朝中的势力根深蒂固,可不是其他的皇子一党可以比拟的。”
“自陛下登基以来,宫里虽然有不少的皇子公主相继出生,然而最得皇帝宠爱的,却仍是只有两位皇子。柳淑妃所出的皇三子瑞王与周贵妃所出的皇五子成王。其余的几位皇子,不是母族不显,就是年纪还太小,根本就无法和这两位成年的皇子相提并论。然而,刘德妃肚子里的那个孩子,却是不同……”
刘唐说道这里,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而刘家的人,目前也来了宁云城,就在那家陈李记胭脂铺。”
花初晓听到这里,再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以刘家的势力而言,若是刘德妃诞下了皇子,想来后位必然是唾手可得了吧。
事实上,这些年来,皇帝之所以能压着刘家请求封后的折子,最大的由头,便是刘德妃一直无所出。
可如今,刘德妃却怀了身孕!
一旦等刘德妃平安的产下了皇子,那么皇后之位,就自然非她莫属了。而一旦刘德妃成了刘皇后,子凭母贵,那太子之位,也就没有其他皇子的什么事情了。
所以,刘德妃肚子里的这个孩子,不管是对刘德妃本身而言,还是对整个刘家而言,都十分的重要。
当然了,这个孩子在其他后妃和皇子的眼中,恐怕也就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了。
第四十七章 让我帮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