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章 三教合流[1/2页]

医者晚明 陆子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源静禅师还是德清的晚辈,又如何能敢去登门挑战潜虚子?何况儒释道纷争千余年,最终都走向了三教合流的万宗归一之路。
      三家既有纷争,更有合作,但向前朝的全国性大论战,早已没有进行,自然更没有毁道灭佛之事发生。
      “阿弥陀佛!”源静禅师念了声佛号,这才说道:
      “三十年前的秀才,而今面目现如来。
      元知三教本无异,走入千山唤不回。
      僧衲西风囊有锦,禅心明月镜无台。
      我闻空谷脊梁硬,多得名流青眼开。”
      “福生无量天尊!”白玉瞻也念了声道号,附和道:“大师所言极是,我教向来主张:‘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
      源静禅师也是一脸慈笑,不住点头,接口道:“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佛在灵山证果,六年后、雪岭修持。儒家教,温良恭俭,万代帝王师。道传秘诀,佛流方便,忍辱慈悲。大成至圣,岂辩高低?都是后学晚辈,分人我、说是谈非。休争气!三尊一体,瞻仰共皈依。”
      这一僧一道就此开始大唱三教合一论。
      说什么“道释儒流都勘破”。
      说什么“道释儒宽,通为三教户”。
      说什么“道释儒三教,名殊理不殊。参禅穷理,只要抱本返元初
      ……
      听得众人是目瞪口呆,没想到还有这般多的诗词高唱儒释道三教合流的。
      做了半天看客的张介宾、李应试二人,也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
      “这和尚道士说的话我都懂,这么感觉里面有玄机?”李应试问道。
      “当然有玄机了,叫你不多读书。你以为他们是在说自己的理论么?都在引用前人观点。不过那老和尚可真够无耻的,怕了潜虚老人,就开始吹捧起道家来。”
      张介宾先是略带嘲讽之意,点了一下李应试读书少,接着想起什么,不由嗤笑起来。
      “他二人都在高唱三教合一,怎么就说是吹捧道家呢?”李应试不解的问道。
      “因为啊,他们二人所说的话,都是历代道人的言论,这不是吹捧是什么?”张介宾解释道。
      李应试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许久才说道:“前些年,锦衣卫估算了一下大明二京十三司儒释道势力,结果你道如何?”
      “怎么?”
      “我的乖乖,天下佛寺达十万,道观三万,而儒庙不足两千之数。若无官学、私塾,根本不能与释道相比。”李应试咂舌道。
      张介宾闻言也是皱眉,问道:“天下真有十万佛寺,道观也有三万?”
      “当然,只多不少。”李应试肯定道:“就宛平一县,就有寺二百一十一座,庵一百四十座。放眼天下,你就知有多少寺庵了。”
      “十万佛寺的话,那得有多少和尚,多少尼姑?我记得朝廷批给的度牒是有数的吧?”张介宾很是惊讶,想到度牒一事,又问道。
      “对,朝廷批的度牒,全国应该只有四

第一百二十章 三教合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