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一直加害他的朝臣如吕夷简、夏竦之辈,老奸巨猾,治国无方,惑主有术,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朝廷里的清流有如范仲淹等人搞了个“庆历新政”,却也只是昙花一现,庆历新政不到十四个月,张亢在此期间很开心,没有被贬,可接下来新政失败,任何一个反攻倒算的小人,没有一个忘记打击一下张亢,张亢最后的官职,还没有刚刚考中进士时被授予的官职高
张亢,虽然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虽然胸中有治国良策,虽然满腹经纶,但是,也无奈于官场斗争。可以说,张亢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与小人较量,他振兴大宋军事的雄心壮志,最终也付之东流。
1061年,这是张亢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此时的张亢已经不是马援一般的老当益壮,更不是曹操笔下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已经被贬为一个芝麻官,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饮冰数十年,张亢的热血早已凉透了,作为不世出的大英雄,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冷板凳坐了太久太久年,张亢在奄奄一息时感慨,这官场,像范仲淹那样的君子太少,像夏竦那样的小人太多,他含恨死去,最终走完了有着短暂辉煌以及长期以来荆棘丛生、坎坷多变的人生道路,享年63岁。
麟州之战的意义重于泰山,而指挥官张亢的死轻于鸿毛。
口鸡三号,将星陨矣。这是张亢的悲哀,也显然是大宋的悲哀,一个时代的悲哀。前来吊唁的,只有寥寥几个好友,他们都是君子,却同样抑郁不得志。至于当年那个力保他的范仲淹,也在早先去世。
或许张亢生在汉唐,他就能够生而鼎食,死而封侯,可是在宋代,他却在取得重大胜利后因为人情世故上的不足,一生坎坷。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温庭筠用这句诗凭吊了陈琳,我也要用这句诗祭奠张亢。
张亢的结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