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百姓人心惶惶。此时此刻的范仲淹,不改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秉性,忧国忧民的他思考着大宋王朝的未来
那是一个秋日,他在御街上散步,颇有感怀,写下: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他很想到西北前线,很想到军中效力,只有如此,平生的才学与怀抱才得以伸张和施展。
仁宗皇帝与范仲淹一起微服私访,马车走到大街上,忽然听见有书贩子在叫卖《四贤一不肖诗》,那个书贩子很激动,高喊:“这四贤一不肖的首贤,就是直言进谏不折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范仲淹啊!”说罢,很多市民纷纷掏钱购买。
仁宗皇帝感慨道:“公道自在人心啊。知道我为什么叫上你一起到街上微服私访吗?”
范仲淹说:“官家是要对臣委以重任,臣自请到西北边疆效力,抗击西夏。不把西夏人赶出去,臣绝不回朝。”
仁宗皇帝开始了自我批评:“朕血气方刚,听信了某些人冒进的建议,扬短避长,给敌人打了野战,结果大宋军队损失惨重,现在西北边境的延州城已经被元昊团团围住,延州城危矣,西北危矣。”
范仲淹给仁宗皇帝加油打气:“臣此去,必将不辱使命。”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仁宗皇帝的语气渐渐放轻松了。
旁边的小黄门拿出一道圣旨:“除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延州知州,自即日起,开赴边塞,整军修武,收复失地,切切,不得有误。”
范仲淹再拜稽首:“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范先生在军中(引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