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76 章 公主[2/2页]

永乐长歌 大妮鸽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系密切,他与谁家联姻。而李善长迟迟不为长子娶妇,或许也在试探着,等待皇帝的动作。
      李善长很不安。中原已定,除了北方蒙元残部,皇帝已经扫平天下敌手,在四海之内已无威胁,他不再需要一个“萧何”为他统筹兵马钱粮。李善长既不像徐达那样与皇帝光着屁股一起长大,又不像李文忠那样与皇帝有血缘牵绊,也不像邓愈那样仍有用武之地。他只能通过皇帝的一些表态,来确认自己的安全。此外,就是扶持胡惟庸,在朝中培植更多亲近自己的年轻势力。
      功名威望,这些东西,得到了,他就不想再失去。
      李善长功劳大。皇帝不放心他。
      若要杀,似乎有刻薄忘义之嫌,且李善长至今并未犯下死罪;若要留,皇帝的心里,总不踏实。
      只剩一个最好的办法:拉拢。
      爵位,赏赐,免死铁券,能给的,已经给过了。
      那便再结个亲家。
      两家结为一家,各自都能买个安心。
      李善长的长子李祺,他见过,并不差。仪鸾司的人,也未曾发现他什么劣迹。
      而镜静,沉稳能干,是个他能放心的女儿。
      皇帝每每路过贵妃旧宫门前都会想起孙贵妃,每每看到镜静和福宁都会想起孙贵妃,甚至无端端都会想起她,梦里,恍惚间。但为镜静择婿时,他没有。
      当年与贵妃说,功臣子弟都不配镜静,他是真诚的。作为丈夫,作为父亲。
      但如今,觉得镜静嫁给李祺正合适,也是他对自己的诚实。作为皇帝
      镜静不愧是孙贵妃教出来的女儿。成熟,稳重;一举一动,合于礼法;一言一行,贤淑明/慧。
      不知她是否已经隐约猜到自己的归宿,在众人面前,她不曾表现出对自己婚事的好奇,甚至没有小女子的娇羞作态。别人提起,她只温温婉婉地笑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是“姻缘天定”。清丽的眉眼如无风时的玄武湖水,淡然端雅,无任何波澜。
      江贵妃作为养母,曾问过她,是否有中意之人。镜静谢过她慈爱关怀,说宫禁森严,不曾留心外男。
      相依为命的小福宁也曾扑闪着怯怯的大眼睛问过她,镜静将她拥进怀里,笑道:“小丫头,小小年纪,怎么懂得这么多?是谁教你的?”
      仪华是妯娌,毕竟关系远一层,便不曾问。只是以己度人,觉得镜静可怜。
      就连功臣之女,尚且是皇帝摆弄风云用的棋子,何况皇帝自己的女儿。
      贤女若斯,盼着她能得一个如意郎君罢。

第 76 章 公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