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四章 不信[1/2页]

1644英雄志 韭菜东南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布政使衙门正堂。
      乌纱官帽,红袍紫袍。
      官员们都是愁容。
      “两万石啊,可满打满算,将西安周边,大小州县的府库,都抄干净了,怕也抄不出三千石。”一个官员叹。
      另一个官员则说:“留守的军士也是要吃饭的,衙门也是要开支的,都送了,咱陕西也就乱套了。”
      “是啊是啊,四川的粮食怎么还不到?”
      其他官员或叹气,或摇头,感觉所有人都难死了。
      “无粮则败,军粮是一丝一毫也耽搁不得的,哪怕将州府的粮库抄干净了,也得尽快将军粮送到前线,不然大军一旦有个闪失,我们就万死莫恕了!”
      一个高亢的声音响起。
      却是按察使黄纲。
      一边说,黄纲一边看向陆之琪。
      可陆之琪却只是叹气,不说话。
      官员们牢骚的声音稍小了一点。
      “我看,只能再向城中商户借粮了。”有官员说。
      “已经借了两次了,一次比一次少,这一次他们说什么怕也不会给了。”
      “不给也得给。答应他们,等四川的军粮到了,还给他们就是。”
      “前两次就是这么说的,但哪一次还了?奸商奸商,他们肯顺从就怪了。”
      “那就派兵!就不信拿不住他们。”
      “难,最多逼他们出一百两百,可前线最少需要两万石呢,咱们凑到什么时候才能凑够啊?”
      “还是要再催催四川方面,令他们加快速度,将粮食运到陕西,不然贻误了军机,唯他们是问!”
      ……
      议论之中,忽然有人说道:“要筹粮,就必须把粮商管住,不能让他们胡来。对了,我听说那富商李赫然,将他李记粮行的大部分粮食都装了车,说是要给他女儿当做嫁妆。”
      却是右手第一位的布政使参政张国绅。
      “我也听说了。”
      “用粮食当做嫁妆,真是少之又少啊。”有官员附和。
      张国绅用探寻的目光看在场的官员:“李赫然的女儿,嫁的就是火器厂的尤佥事。这尤佥事整天到晚的就是要钱要粮,你们说,他长乐堡有多少兵?秦王府已经给了他一千石了,他怎么还要从西安搞这么多粮食?”
      众官员点头附和:“是啊。”
      张国绅看向陆之琪:“方伯大人,这事你不能不管啊,都这么胡搞,咱还怎么给孙督调粮啊?”
      听到此,现场微微静。
      众人感觉,张国绅隐隐对尤振武有所针对。
      有心思透亮的人知道,张国绅一向和榆林左家交好,不想左家却是在尤家面前载了大跟头,左光先被褫夺世袭武职,流放青海,其子左绪亦是流放,虽然现在还没有发配,但结局已经是注定。作为左家的“友人”,张国绅显然对尤家抱有成见。
      陆之琪微点头,正要说话,不想按察使黄纲却反对道:“不能这么说,尤振武调的不是私粮,而是军粮,榆林乃我三边重镇,粮饷从来短缺,士兵困苦,尤振武想方设法为榆林筹粮,正是为朝廷解忧,再者,秦王府的粮食,可不是朝廷拨付,而是他连破奇案,秦王给的赏赐,与我陕西府库无关。至于用粮食作嫁妆,正说明尤振武轻钱财、重实物,他拿粮食作嫁妆,随嫁去往榆林,省

第六十四章 不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