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沈杭看着闷闷不乐的沈依依,笑着道:“既然这么舍不得她,为什么一定要我帮忙打听莹莹的家人呢?”
      说到这里,沈依依只能感叹一声,“天意如此吧!”
      寻亲之事在现代都是难上加难,很多走丢的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找不回来。
      更何况这是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她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做了一番努力而已。
      这只能说明莹莹的亲人缘深厚,在多番巧合之下,竟意外顺利的找到了她的亲人。
      天意如此,强求不得,沈依依只能放她离开。
      沈杭不愿妹妹再故作深沉,用手里的折扇敲了敲她的脑袋,道:“走了,杨柳岸先生,你现在情绪正好,赶紧回家,说不定能挥笔画一幅折柳送别图呢。”
      “!!!”
      沈依依摸着脑袋四周看了看,小声警告道:“不要这么大声的喊我的笔名,被人听到了怎么办?”
      自从沈依依画了两幅临淮府同舟共济上下一心抗洪救灾的图后,杨柳岸这个名字就突然在江南小火了一把。
      人人都知道有位穷酸画家善丹青,心思细腻,妙笔生花,用手中笔描绘了一幅大雨磅礴,河水无情,但人间有情的故事。
      另一幅画描绘了大雨过后,城外难民接受救济,神情安详的画面。
      两幅图被画屏幽的老板娘挂在了铺子正中央,当镇店之宝,每天都有人去观看感慨,顺便买一本杨柳岸新作《大熊猫求学记二》。
      参与过抗洪之人,会指着画骄傲地说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回忆当时的危险情形,教育孩子时刻谨记要居安思危。
      外地游子一来,先去临淮河边看仁义碑,再来看同舟共济图,吟诗作对一番,使得临淮府的事迹更广为流传。
      沈依依在慨叹临淮府的人文宣传越来越好之余,更加捂紧了自己的小马甲。
      她主要是怕杨柳岸的粉丝知道她就是本人后,会影响她的个人生活,毕竟粉丝还是应该离偶像的生活远一些。
      就在沈依依写写画画、开开店时,八月乡试如约而至。
      乡试的地点是在淮州城,距离临淮府是三天的水路。
      沈依依和家人们来码头送沈杭去考试时,拿出了她准备已久的礼物。
      一个锦囊,一把折扇。
      沈依依道:“锦囊妙计,现在不要打开,等关键时候再打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沈杭笑了笑,答应道:“好。”
      杜氏嗔道:“就知道作怪,你能给出什么锦囊妙计!”
      沈依依:阿娘,你不要不信,这可是好东西!”
      沈杭接口道:“嗯,我相信这是好东西,”他晃了晃手里的折扇,道:“这个可以打开吗?”
      “嗯。”
      沈杭刷的一下打开折扇,顿了顿,脸上出现了不喜不悲的表情。
      沈莲花颇为感兴趣地道:“二哥哥,依依画的是什么图,快,翻过来给我看看。”
      沈杭挑眉一叹气,翻过了扇面。
      众人:“……”
      上面画着一棵桂树,淡黄色的桂花盈盈盛开,树下蹲着一只大蟾蜍,旁边写着蟾宫折桂四个字。

第96章 临近乡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