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几天,沈杭一直在外忙碌,只是偶尔让向礼回来拿些换洗衣物。
他去找了金三爷,游说他出面说服临淮府商会的人,捐钱出力,加固临淮河堤岸。
金三爷道:“我们是正当商人,每年都有按时缴纳税收,加固堤岸的事,应当是官府出面,为何还要我们出钱又出力?!”
沈杭:“现在雨越来越大,北城那边还有坍塌危险,郑大人他们已然忙不过来,三爷适时出一份力,同知大人和临淮府的百姓也会记得你们金家的好。”
金三爷听了沈杭的话,有所松动。
沈杭又道:“如果临淮河决堤,大水必定淹没田地,冲进府城,到时天灾人祸,乱象丛生,金家商铺田地必定会受影响,到时金家的损失不可估量。”
“这个时候,如果您牵头商会的商家帮忙,使得临淮府上下一心,共同度过这一难关,那么灾情过后,不止临淮府的百姓心存感激,就连知府大人也会对金家刮目相看。”
“如此名利双收之事,何乐而不为?!”
金三爷笑了:“沈兄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胸襟,将来必定是个好官!”
“也罢,我就陪沈兄走上一遭,”金三爷潇洒一笑:“沈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的如此明白了,在下要是不同意,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诚如沈兄所说,名利双收,自然有可为!”
二人冒着大雨,奔波在临淮府富商世家中,劝说众人慷慨解囊。
有的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但捐出钱财,还派出家丁仆人,以供官府驱使。
但有的富商或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是早已在大雨来临之际,避出临淮府了,等雨停后,再回来,这时家中只有看门之人。
沈杭见此场景感慨道:“富贵人家狡兔三窟,可以避祸之地多不胜数,但那普通百姓呢,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啊!”
“再说临淮府风景何等优美,难道不做努力,坐等它被毁?那样我真的做不到。”沈杭叹息地摇了摇头。
金三爷安慰道:“尽人事,听天命,至少我们有在努力保全它!”
沈杭闻言点了点头。
忙了一天,两人虽然遭受了很多白眼,却也收获颇丰,大部分富贵人都愿捐款出人。
宋?那边也说服了知府大人和郑大人,以官府之名,征召普通百姓,共同抵御洪灾。
另外,商人捐款也会记录在册,日后加以褒奖。
这次大雨毁了多数百姓的房屋,田地庄稼都被淹了不少,普通百姓损失惨重。
现在招工,不但有钱拿,还能保护家园,百姓在官府的带领下干劲儿十足。
风雨过后,灾情只增不减,有了这些工钱,普通百姓也能度过难关。
杜氏听说了这些事后,就把沈依依关在家里,嘱咐莹莹和春桃看着她,然后带着明月楼的厨师伙计去往前方,给工人们做饭去了。
&nbs
第87章 同舟共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