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快到九月九日重阳节,杜氏烤饼摊子已经做了二十多天了,平均每天能有500文左右的收入,这么算下来,已经攒了快十两银子了。
一家人种二十亩的地,一年下来能得三十多两的出息,再扣除丁税和地税,只剩二十五六两银,再加上一家人外出务工和帮忙的钱,一年顶多五六十两。这可比不上,他们做卤肉烤饼所赚的钱。
遇到雨天时不能出工,杜氏会白白浪费一天的时间,她正着急上火的要在县城里租赁个小铺子呢。
沈家人尝到了甜头,都盼着这生意能长长久久地做下去,对于杜氏想要租铺子的心思,表示绝对支持。
很快,何家妹夫从县城里提来了消息,帮忙看了一个小铺子,就在东大街西边,位置很好,不远处就是码头,中午要吃饭的工人特别多,当然卖吃食的铺子也多。
杜氏前去看了,前面是个小店面,能放下三个8人吃饭的圆桌,墙壁地面干净整洁,后院除了厨房外,还有两个小厢房,这是杜氏比较满意的地方,再不用村子和县城来回奔波了。
沈依依对这个地方也比较满意,在这个后院子里居然有一口井,不但取水方便,而且井水甘甜清冽,夏天喝一口甚是解渴,也可以用来冰水果,凉凉的很解暑。
沈河带沈奶奶看过之后,就由沈奶奶做主租下了这个小铺子,一个月的租金是1两银子,先付了半年的房租。
就在重阳节这天,早上沈老大带着沈家男人祭祖,下午帮着家里的女人收拾搬弄东西。
铺子里放了三张长桌子,左右两边摆上凳子,这是为了扩大吃饭空间地方特意找木匠定制的,类似于后世学校食堂的摆放。
后厨备上了米面油肉菜和各式各样所能用到的调料。
锅碗瓢盆筷子勺子被刷洗的干干净净,怕不够用,杜氏又置办了一些,她准备等着生意好起来了,碗筷都要重新再换一批。
沈依依特意画了套袖围裙还有厨师帽的样式,让沈梨花给沈家女人都做了一套。
青色的麻布衣料耐脏,左上方绣上“沈家卤肉”四个黑体大字,正中央是沈依依特意让沈梨花绣上的五花肉图案,前面还有两个口袋,方便放铜钱,至此沈家卤肉店初代工作服诞生。
晚上杜氏和小王氏住在店铺里,她们一个要做卤肉,一个要做烤饼,住在这里比较方便,沈梨花也被沈依依拉来了,让她跟着管账,算钱银支出。
本来沈莲花也要来的,被沈依依一句“你不会写字”给拍了回去。
机会就是这样,稍纵即逝,从前沈依依追着捧着地让沈莲花学字,她都不愿意,现在就别想零基础上工。
“依依,我不会管账啊,好多数我都算不明白!”沈梨花蹙着眉头翻看着简单账本,略带愁容地说。
沈依依用小帕子擦拭着她的小手小脸,不以为然地说:“没事,大姐姐,你不会,我可以教你的,你这么聪明肯定能学会。”
沈梨花犹犹豫豫,“……我很聪明吗
“那当然!”沈依依肯定地说:“哥哥读书那么厉害,”她拍拍小胸脯,“我又这么聪明,咱们都是一个爹娘生的,你肯定也不会差的。”
第14章 沈家铺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