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
      “三餐可以管,就看你吃什么样的伙食标准了。一天早中晚包干,1块5毛钱的标准有,2块5,3块5的都有,区别只是油荤大小。”中年妇女神情有点严肃,“我们只包三餐,一日没有我们荣威县是个文明的地方,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仔细看着中年妇女的反应,罗旋竟然在一时半会儿之间,还区别不出对方说的真假。
      万一对方怀疑自己是个公家人、是个老六,是个来踩点的暗探呢?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当然不会承认了!
      “那就算了。”
      罗旋作势要走,“我另外再问几家试试。”
      中年妇女冷哼一声,“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没有的,你再问10家也是没有。”
      跟在中年妇女身后的另外2位妇女也涌了上来,“这位同志呀,收起你那些歪心思吧!
      我们荣威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挺高,大家天天忙着上班赚钱、经营各自的小日子都过不过来呢,所以本地没有那种人。”
      另一位妇女开口道,“要说临近的有些县市,倒是有过来捞那些偏门的人。但只要被我们荣威县这边抓到了,这些人,最少也得去修半个月的路,也好让他们做点社会贡献。”
      罗旋一愣,“为什么是去修路,而不是罚款呢?”
      “罚款有什么用?谁有钱了还做这些?”
      先前那位中年妇女,如今她似乎对眼前这个长得人模人样的年轻人,还挺失望的。
      只听她冷冷的回道,“本来就没钱,再罚她们的款最终她们还不得通过歪门邪道,去挣回来?你没看见马路对面的标语《要想富,先修路》吗?”
      “哦,原来如此。”
      罗旋赶紧赔罪,“看来是我的思想太过肮脏、还需要净化灵魂呐。谢谢几位大姐的提醒,我这就去对接单位办事,等到办完了事情,我也得赶紧回去了。”
      匆匆逃离了汽车站。
      罗旋一路上不由心生感叹:看来荣威县治理的确实是井井有条、而且还非常的人性化啊。
      荣威县城,距离红星公社只有26里地。
      而且公路也经过了几次翻修,交通状况已经比以前好了很多。
      现在是中午2点钟左右,时间还早,再加上今天的太阳也不毒,天气有点阴阴的。
      所以罗旋准备干脆走一路走回去,沿途还能看看生产队的变化。
      等到出了县城,公路两边的稻田里秧苗正绿,还有不少生产队的社员正供着腰,在稻田里忙着薅水草。
      路边有一家供销社的代销店,罗旋进去买了2包“红梅牌”香烟,外加一盒火柴放在包里。
      在这个时期,物价好多年都不会怎么变动。
      这种“红梅牌”香烟,自己离开巴蜀之时卖的是3毛6分钱一包。
      火零卖3分一盒,如果是整包买的话,那就是2毛8,里面是10盒火柴。
      自己并不抽烟,但是身上揣上2包烟,会有很会很有用处的。
      等会要想和生产队的社员们搭上话,一支香烟递过去,基本上就能打开话匣子了。
      顺着公路往前走了个4,5里地。
      在公路右侧,出现了一条比较宽阔点的机耕道。罗旋顺势一拐,然后就来到一片黄麻地边上。
      自己之所以不选择一出县城,就去找那些社员聊天。
      那是因为临近县城的生产队,他们的经济条件一般来说,都要好一些。
      毕竟离县城近。
      社员们在房前屋后种了点瓜果蔬菜、捞一点鱼虾什么的,拿到县城里面去变现,也方便很多。
      所以一般临近城关的生产队,经济条件多半都会好一些。
      等到罗旋来到黄麻地,一群生产队的男男女女,真用锄头在地里锄草。
      “老乡,歇会儿?”
      罗旋笑着招招手,“来,抽上支烟解解乏。”
      生产队里,能被队长搁在和一帮子妇女干活的汉子,多半都不是什么壮劳力。
      但一天活下来,这些男人跟那些婆娘一样,只能挣8个工分。
      几位汉子放下锄头,一边用草帽扇着风,一边走了过来。
      等到他们接过罗旋手上递过去的烟,个个低头一看,随后抬头笑了,“哟,这么好的烟,今天又抽同志你的发财烟了啊。”
      “哪有什么发财烟、不发财的?烟酒不分家嘛。”
      罗旋一屁股在田埂坐下来,“老乡们,我想问一下,你们生产队现在能吃得饱吗?”
      那些汉子纷纷用草帽垫着,屁股,也坐了下来,“现在都什么年月了,有啥吃不饱的?
      白米干饭,除了过年,平时那是不敢敞开了吃。红薯米饭,玉米碴米饭,倒还是能塞饱肚皮。”
      “菜籽油呢,现在的定量标准是多少?还有猪肉呢?”
      罗旋问,“你们一个月能吃几回肉?”
      “现在的菜籽油,大人每个月的供应标准是3两8,小孩不一定,从2两6到3两3的都有。”
      “至于说吃肉,一个月就那么2,3回吧。”
      有个汉子回道,“我们这生产队,经济水平不行听说红星公社有一个振兴大队,那可就牛皮了!”
      “我老婆有个亲戚在那边。”
      “听他们说振兴大队的社员们,一个月鸡鸭鹅,那是真没少吃。人家的猪肉供应,一个月和我们还是差不多8两2。
      只不过人家生产队里有肉联厂、罐头厂,而且他们有自己的屠宰场,天天光是猪下水,都够他们吃的了!”
      “是噻。”
      另一位社员开口道,“那没办法,人家正兴生产大队连排水沟里面流着的,都是猪油。”
      “我们这个县好多人家家里,遇到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提前就把自己家的供应肉票给卖了。”
      “到时候需要办席了,就托人到正兴大队,去搞点猪下水、猪头肉、剔骨肉什么的不就靠这么相互调剂着,才能办得起席面吗?”
      听到这里,罗旋心里还是不由一紧:荣威县在整个巴蜀地区,经济水平都算是不错的了。
      而其中的正兴大队、也就是自己的老家,由于养殖场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也多。
      所以正兴大队社员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其他的生产队了。
      可即便是如此,大家伙儿的日子,其实也谈不上多富裕。
      只能说是温饱不愁,肉吃不多,但每个月多多少少有。
      看来还得想办法努力提高一下家乡的经济水平,让老乡们过得更富裕一些才行。
      不过光靠一点农业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什么的,显然是不行的。
      至于说红星公社的纺织机械厂、农机厂、铸造厂这些工业企业,他们创造再多的财富,也是需要如数上交的。
      能够留在本地的财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多。
      那就得想个办法,再看看怎么开源了。

第829章 家乡的变化挺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