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就成了一座桥,这座桥原本应该只能让一两个人并排通行。60;62; 后来似乎是随着人口的增多,当地人在原先木桥的左侧又加了一道木桥,同样用X型架子制成桥墩,将桥面拓宽到了三米左右。60;62; 随着法兰克移民的进入,又在木桥的两边加上了护栏,就成了现在的样子。60;62;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座桥已然是年久失修,加上人口一边多,最近又有倒塌的趋势。60;62; “陈大郎,你觉得此桥如何?”60;62; “禀节度,实在粗陋,不敢恭维。”60;62; “你曾在家乡督过造桥?”冯森走上岸,用一旁仆人递上的毛巾擦了擦手。60;62; 陈崇义倒也直爽:“苏州刺史韦公曾命我于苏州城中营造石桥,三年乃成,实在惭愧。”60;62; “你们那是是怎么做的?”60;62; 陈崇义思考了一会儿,才低头拱手答道:“先使人测量河宽与水深,派子女(唐朝奴隶称为子女)下河清理河床,然后在两岸间划出一道基线,沿着基线大量抛洒石块,在水下垒成一道矮堤。60;62; 如此静置一段时间,河泥柔软,石块沉坚,石块就会自然陷入河泥中,然后以此为基,层垒砖石,便可得到桥墩,最后趁着冬季的枯水期,用小船将长石板架在桥墩上,再使糯米汁粘牢,就能得到石桥。”60;62; 冯森只感觉万分舒爽,也就是唐朝的读书人还有古儒遗留的实务精神,而且大多出身乡绅地主,家里书多,见识广博,真要换个明朝的普通书生来,估计就只能阿巴阿巴了。60;62; 冯森亲密地拉着陈崇义的手,咧着嘴笑道:“陈大郎来此可还习惯啊?”60;62; “异国山河,虽然颇有几分汉家气派,但……”陈崇义有些惆怅地苦笑了一声,“但怎能习惯的了呢?”60;62; “羊老丈最近还在叫着回乡吗?”60;62; “前几日在林中差点被狼咬死,最近老实了许多,跟着王司马在学当地法兰克语,节帅准备如何安排他?”想了想那天一身渔网装的羊符臣,陈崇义的嘴角忍不住带起了一丝笑意。60;62; “我准备让他去当那群少年兵的汉语老师,军中那些大老粗话都讲不明白,只能让他们教教初学者了。”冯森无奈地说道。60;62; “陈大郎日后有何准备?”60;62; “我于此处人生地不熟,节帅又搭救了我等,当然是愿意拜于节帅门下,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做一个小小的孔目官即可。”60;62; “这个想法不错,但我想稍加修改。”冯森走上了木桥,又转过身正对着陈崇义说道,“我准备来年在阿尔斯特河上建立一座新桥,而旧桥同样要在8月雨季前重新修整,你既然有营造桥梁的经验,此事我就交给你。”60;62; “喏,臣必当尽心竭力。”60;62; “等等,你还没听我的要求呢,我要你将此桥拓宽一倍,并且能容纳两辆牛车满载通过,我给你一个半月的时间,人力随你调配,一切便宜行事,可敢听令?”60;62; “敢不从命。”60;62; “好,如果旧桥能修缮成功,我就命你为营造司司丞,负责汉堡境内一切道路营造,房屋修建与桥梁搭建工作。”60;62; “喏!”陈崇义睁着明亮了许多的眼睛,向冯森拱手听令。
第八十九章 桥梁与铺路计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