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土地越来越少,土地资源的开发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反应在经济政治上,就是憋说了,直接开打吧!60;62; 为什么这么种能快速增产?原因很简单,这个就是微型版的中世纪两圃制,用土堆起来的垄是耕地,挖出来的沟是休耕地。60;62; 第二年,将田重新耕一遍,原先的垄成了沟,原先的沟成了垄,然后这样一年一换,虽然每年都在种庄稼,但实际上每亩土地在小范围地轮耕,保证了地力。60;62; 除此以外,沟方便行走和除草,不会踩伤庄稼,其次,每个垄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这样不会互相抢夺资源养分,也便于通风。60;62; 然后,在灌溉时,由于沟垄的存在,不会由于水分积压导致根部腐烂。60;62; 在人工效率和生长效率上,简直将在落后生产力条件下的田地利用到了极致。60;62; 而此时欧洲的农业是什么样的呢?60;62; 首先,抛开拜占庭不谈,光西欧这一带,此时大部分采用的是两圃制,甚至连更加先进的三圃制都只是在高卢地区的一些旧罗马贵族世家中使用。60;62; 两圃制就是轮耕,而三圃制则是加上了一块牧区,即两块耕地,一块休耕。60;62; 两块耕地中,一块种冬小麦用以收获作为食物,一块种大豆燕麦用以肥地,休耕地则放牧牛羊,同时牛羊粪便也能肥地,然后来年轮换。60;62; 实际上,这个三圃制并不是特别差,因为它也能放牧牛羊,尤其是在西欧的气候条件下,算是一个不错的种植制度。60;62; 无奈方向是对的,但西欧的农民有点不拘小节,其具体表现是:60;62; 什么沟垄?什么水利?什么粪肥?什么三圃?老子直接把麦种倒到土里边,然后撒泡尿,大喊三声:“天父保佑!”,有事没事过来除除草,这就算完了。60;62; 所以,当看到旁边的法兰克农民这么种地时,在场的汉人们无不血压飙升,最后都尽量不去那边,眼不见心不烦。60;62; 冯森也无意纠正法兰克农民们的种植,等明年他这边的土地大丰收的时候,就该法兰克的农民们来求咱们了。60;62; 当然,除了对种植方法的改进外,冯森还改进了牛耕和马耕手段。60;62; 首先是牛耕,自古以来,不管是中原还是欧洲,对使用牛马耕地的尝试就从未停止过,马儿倒还好,但牛由于其难以驯养,在欧洲这边大多数都是作为奶牛和食物而存在。60;62; 当然牛耕并不是没有,只是比较少罢了,因为虽然是野化了的驯化家牛,但重新驯服却相当困难。60;62; 于是,冯森拿出了一个驯服牛的神器——牛鼻环。60;62; 这个牛鼻环可不是说串在牛鼻上,牛立刻好感度拉满就能乖乖去耕地,牛不是混字母圈的,穿了鼻环痛,它也会反抗。60;62; 所以穿了牛鼻环后,照样还是要先驯,然后才能投入使用,牛鼻环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罢了。60;62; 经过一个冬天,欧洲家牛们终于差不多被驯服了,它们发出哞哞的叫声,顶着身上的挽具,开始了中原远亲一般的春耕生活。60;62; 相比于牛耕,西欧这边的马耕问题同样不小。60;62; 这个问题就是他们马耕的挽具是系在马的脖子上的,不知道谁想的,马儿们简直要跳起来?鹚?稹?60;62; 你纤夫拉船把绳子系脖子上啊?60;62; 所以冯森改进了挽具,换成了肩胸受力的马具,大大减少了马匹的损耗,增加了马耕的效率。60;62; 不过农业弄起来了,畜牧业也得搞,中原那边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因素,想搞畜牧业并不划算,肯定没有这边简单。60;62; 况且此时欧洲的土地条件和人口确实不如中原,也学着中原玩全农耕并不现实,不能一味模仿,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未来发展来看,畜牧业必然是这边农业情况下不可或缺的一环。60;62; 那么畜牧业也得提上日程了,冯森摸着胡子想到,回头得委托商人买点牧草种子和苜宿种子了,正好那些秸秆能拿去配合着做青贮。60;62; 正当冯森思考着以后的时候,王司马突然骑着马飞奔而来,他向冯森递过一封莎草纸的信。60;62; 冯森展开信,默读了一会儿,60;62; 轻轻笑了一声,冯森将信撕碎,他向王司马点点头:“去通知真慧大和尚吧,有的忙了。”
第四十五章 冯洛山啊冯洛山,你怎么能如此堕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