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政,只不过由皇帝的亲妈换成了后妈。
      到了北魏第八位皇帝,魏宣武帝拓跋恪时,七岁的元翊(元翊即拓跋翊,北魏第九位皇帝。此前,鲜卑姓氏“拓跋”改成了汉族姓氏“元”)被立为太子,其母胡太后竟然躲过一死,也许宣武帝感觉到了这个规矩的荒诞,才没有认真执行。其实,女人当政又有什么关系?毒辣的女皇诚然恐怖,但男性皇帝又有几个好的?说来说去,都是他们自个儿家的事。他们立什么规矩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跟老百姓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老百姓是否有好日子过才是根本。
      从冯太后到孝文帝,他们在太和年间的这一系列改革被统称为“太和改制”,也称“孝文帝改革”。从太和十四年,也就是孝文帝亲政之后的改革,一方面使得北魏不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达到了巅峰,一方面正是因为“全面汉化”,使得北魏在孝文帝死后三十五年,便迅速滑入了灭亡的深渊。
      因此,有人将北魏孝文帝称之为鲜卑拓跋部的“一代雄主”,也有人将其称之为鲜卑拓跋部的“千古罪人”。
      那么,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究竟是英雄还是罪人呢?
      答案很明确,不论是从鲜卑拓跋部来说,还是从整个中国历史来讲,北魏孝文帝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一代雄主。
      虽然因为他的汉化措施,使得鲜卑族放弃了固有的武勇,使得北魏迅速走向了灭亡,但是消亡了一个鲜卑族拓跋部,一个北魏帝国,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
      带来了一个在陈庆之口中“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的北魏帝国。
      带来了一个出现了横扫天下的普六茹那罗延(汉名“杨坚”)、出现了母仪天下的独孤伽罗、出现了凌烟阁首席的长孙无忌、出现了一代文豪元稹的全新的汉化鲜卑。
      相比于北魏帝国的覆灭,北魏皇族这样的退场方式能到还不够后世无数皇族羡慕吗?

北魏“立子杀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