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官宦子弟往往享有不少特权,无论品德优劣,才学高下,仅凭其出身就能跻身仕途,坐致富贵。“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又何止是官二代、官三代呢。因为历朝历代都有荫封入仕的规定,左思所愤慨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不合理现象长期存在。隋唐以后,选官制度发生了重大改革,以考试来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诞生,终于给天下的寒门士子开启了一扇读书做官的大门,科举制延续1300多年,一直到清朝末年才废除。
在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途径以后,封建王朝的荫子制仍然保留,而且是高官贵胄子弟的做官捷径。然而荫封入仕并不能惠及所有的“官二代”,同时在不少官宦子弟的心目中也不被看重,一是觉得显不出自己的文章才学,二是与科举及第相比较,荫封与捐官都算不上“正途”出身(清朝人就持此观念),日后的仕宦前景一般也不如进士及第者。自中唐以来,步入高官行列的绝大多数为进士出身者。宋代以后,考取进士甲科(唐宋时进士分甲乙科,甲科指前几名)或是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其社会地位、名望及仕途更是令人艳羡不已。于是乎,历史上不少当权的宰相,总是想方设法为其子弟的科考寻求门路,请托关节,甚至于徇私舞弊而不择手段。本文特选取了历史上三位著名的宰相,即宋代的奸相秦桧、明代的权相张居正和清代的名相张廷玉,看看他们三位在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中的种种作为,从而较其优劣,观其肚量,并借以了解古代官场与科场的众生相。
秦桧弄权术:为儿孙谋状元而未果
南宋奸臣秦桧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斑斑劣迹,文献备载,尽人皆知。而他徇私舞弊,企图以权势为其儿孙谋取状元的行径也见于宋人笔记的记载。虽然因招致舆论抨击而未达目的,但其中反映出的权臣的淫威、官场的丑态,以及科场的违规和舞弊程度,实在是令人咋舌。
先说秦桧之子秦?绲闹械谑录?J吩厍罔砦拮樱??绫臼撬?哪谥叮?环蛉送跏纤?昭??烊衔?鹤印G罔肀静幌不墩飧鲅?樱??跏媳惹罔砘挂?跸斩纠保?罔聿坏貌惶嫜?幽比±?妗G?缭诓渭咏?靠际郧耙丫?恳穹舛?龉伲?未?娑ㄏ秩喂僭币部梢钥冀?浚???渭幼?盼?秩喂僭焙投饕褡拥苌枇⒌摹八??浴保??也坏玫阄?丛?
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在秦桧亲党的操纵下,秦?缢忱?ü?诵阒莸匿钍?宋代路一级的考试),接着又在省试和殿试中名列榜首。《宋史·李浩传》说,“秦?缧?紫嘧右钥?嗍俊保?钚拇?督ㄑ滓岳闯?霸蛹恰芳准?硎??唬骸吧苄耸??辏?厣晖?即秦桧)当国,其子?缡脊诙嗍俊!弊掷镄屑湟丫?嘎冻銮?缰凶丛?澈笥忻?濉>菽纤魏槁酢兑募嶂尽肪砥摺坝帕骟鹣贰碧跫窃兀?蹦暧肭?缤?窀咧械幕褂星罔淼牧礁鲋蹲樱?皇奔涑?坝
秦桧儿子秦熺科举那些事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