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犹太裔的中国作家爱泼斯坦[2/2页]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汤汤哩哩啦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迫害,积极投入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增进美中两国人民友谊的进步活动。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1年他们应宋庆龄之邀回到中国,参与创办了对外英文刊物《中国建设》杂志(今更名为《今日中国》),为执行编辑。后于1979年被任命为杂志社的总编辑,至今还是刊物的名誉总编辑。几十年来,《今日中国》已发展成为有中、英、法、西、阿等多语种文版的综合性月刊,他为这本杂志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文革”动乱期间,也蒙受过冤屈,被囚禁狱中五年,但他没有动摇过对中国革命的坚定信念年初,获平反回到工作岗位后,他依然满腔热情地投入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作为记者,他仍然追踪与记录新中国和世界的变迁。
      六.中国就是我的家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参与了参政议政活动。他珍重友谊,积极开展国际友好交往活动。特别是1981年宋庆龄逝世后,他更致力于传承宋庆龄的精神与事业,热情支持中国福利会(前身是保卫中国同盟)及宋庆龄基金会的工作。他受宋庆龄生前的嘱托,于1992年完成传记《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1985年4月20日,为祝贺爱泼斯坦70大寿和在中国工作半个世纪,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举办了庆祝活动,邓公等中央领导人亲临祝贺年,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也亲临祝贺他80寿辰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也曾亲切地问候他。
      2004年,高龄的爱泼斯坦以惊人的勤奋与毅力完成了《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一书。他说:“在历史为我设定的时空中,我觉得没有任何事情比我亲历并跻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更好和更有意义。”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主要作品
      《人民战争》,1939年
      《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沈苏儒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历史不应忘记》(沈苏儒,贾宗谊等译)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
      《见证中国:一个中国籍犹太人的诉说》,2005年首先以英文出版的作品
      《中国尚未结束的革命》,力图布朗公司(Little,Bro)
      《从鸦片战争到解放》,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56年)
      《西藏的转变》,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3年)
      《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新世界出版社(北京,1993)

犹太裔的中国作家爱泼斯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