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2章 汪季新抵沪[1/2页]

1938:除夕计划 王南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连数天过去,海上的天气情况都不怎么好。
      还是未跟汪精卫联系上,日本人急得向热锅上的蚂蚁。
      有人提议,按航线原路返回,说不定就能寻到。
      不过这个提议很快就被大家否决了。
      茫茫大海,想要寻一只小船,谈何容易。
      要知道面对狂风暴雨,稍不注意就会偏离航线。
      那怕你是原路返回去寻找,也根本无济于事。
      很是无奈的,影佐祯昭只得命令货船降低航速,慢慢的向南中国海驶去。
      这一日,风和日丽,货船徐徐进入南中国海。
      电报员如同往常一般,打开发报机搜索着信号。
      不多久,只听到“哔”的一阵声响,信号终于有了反应。
      “有信号了,有信号了。”电报员兴奋的喊了起来。
      听到电报室的喊声,影佐祯昭一群人飞奔而来。
      “确认是汪精卫的?“”影佐祯昭惊问。
      “确实是他们的信号。”电报员语气极为肯定。
      至此,影佐祯昭多日来的担忧,终于一扫而空。
      当即就催促着电报员道:“你赶紧询问他们现在何处,情况如何?”
      “嗨!”
      电报员不敢迟疑,飞快的发送着询问电报。
      不多时等来了对方的回应。
      “前几日遭遇风暴,我船迷失方向。”
      “现情况一切良好,还有半日即可进入南中国海……”
      译报员逐字翻译着,影佐祯昭就在一旁一字一字的朗读着。
      电报内容中除了叙述汪精卫船的情况外,末尾还附带了此时的航向坐标。
      “赶紧去查一下距离我船还有多远。”
      看完电报之后,影佐祯昭将电报递了中川杏。
      中川杏领命而去。
      数分钟后,中川杏去而复返。
      “大佐阁下,汪精卫船距离我们还有大半日航程。”
      影佐祯昭闻言,思索了片刻才道:“降低航速,将我们坐标告知对方,让他们务必今晚之前赶上我船。”
      “嗨!”
      一众人等领命而去,谷雨却是悄悄退出来船舱,来到了甲板之上。
      海上果真风和日丽,万里无云。
      天气是个好天气,却不是个好日子。
      古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古人诚不欺我也!
      谷雨深感无奈!
      他原本还期望着,这场风暴能让汪精卫藏身鱼腹,不想…
      唉!
      看来上海滩从此不太平了。
      当夕阳映照在海面之时,汪精卫的船只出现在了海面上。
      傍晚时分,两船汇合,汪精卫在影佐祯昭的坚持下,最后还是登上了日本人的商船。
      如果不是顾忌太多,那一刻谷雨真有想当场将汪精卫刺死的打算。
      最后想想,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重新启航之后,除了睡觉吃饭的时间,汪精卫就和影佐祯昭几乎时时刻刻就凑在一起。
      两人所交谈的内容,无非是汪精卫所谓的“和平运动”。
      和平运动的核心,其实就是卖国求荣。
      汪精卫大谈,只要日本人给予其全力支持,就能让他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上海。
      很显然,这些话题也非常符合当前日本人的谋划。
      影佐祯昭也当即表示,一定会在自己的能力之内,给予他最大的帮助。
      不几日,经过一路的颠簸,汪精卫终于在影佐祯昭的帮助下,偷偷摸摸的潜到了上海。
      当他踏上上海的土地时,忍不住感慨道:“上海,吾之所愿也!”
      “汪先生,上海就是你施展才华,实现抱负之地。”
      “今后我们双方一定要精诚合作,以实现大上海昔日的繁荣为己任。”
      影佐祯昭也适时说道。
      “这一切当得感谢影佐先生之功。”
      汪精卫言语真诚。
      “汪先生客气了,请!”
      影佐祯昭也是极尽客气,当即就招呼着汪精卫上了来迎接的车辆。
      而跟在后头的谷雨看着一切,只是面无表情默不作声。
      当然,他也根本没有办法评说。
      此刻,汪精卫已经到达上海,剩下的事情也不是他能所左右的,于是当即就向影佐祯昭辞行。
      “谷先生,虽然你是作为我特别助理随行,但我仍还是要说声辛苦了。”
      这一路来,除了最后搭救汪精卫离开公馆,实际上谷雨所做之事并不多。
      不过就只是这一件事情,就差点让他陷入死敌。
      从离开遭遇伏击,以及后来被法军追击,整个过程说起来好似并无凶险之处,实则处处暗藏风险。
      就拿刚刚公馆前的那场袭击来说。
      如果不是谷雨事先有所应对,再加上他临场决断,不止是他,就连

第122章 汪季新抵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