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章、都在倒[2/2页]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鬼谷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忙画了两张效果图出来。
      和这个画家聊天的时候,南易听说他专攻人体绘画,还以他的女朋友为模特画了两幅素描画,画完人,就懒得画衣服的那种。
      “子弹六毛一发,我给的钱可以买三十三发,应该死的透透的。”听完画家的吹嘘,南易就在腹诽。
      南易掐指一算,这个画家活不过明年。
      就凭画家敢对一个陌生人说画人体素描的自来熟劲,这件事,他周边的人估计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明年,要是被谁给捅出去,呵呵。
      等把效果图画好,南易看着画的真不赖,于是就对这个画家生出一丝惋惜,分别的时候,也不吝啬一句提醒:“天福号的酱肘子好吃,看你这么瘦,多买几个补补,别舍不得。”
      饭馆的装修,不需要上?跹琶蓝⒆牛?苯泳徒桓?伺佣??团硇闳?
      上?跹琶阑毓樗?居Ω冒缪莸慕巧??毓樗?谋局案谖弧
      4月10日。
      报纸上在吹打击经济犯罪的风时,南易和上?跹琶酪丫??谇?量??V乌的火车上。
      火车在西施站停的时候,上来一个穿着土黄色破棉袄的人,身上鼓囊囊的,一看就知道里面塞了不少东西。
      南易只是瞄了一眼,就把目光收回来,继续低头看着他手里的《大卫·科波菲尔》。
      西施站不大不小,也就停个五六分钟,不一会,火车继续开动。
      “会长,不,南同志,到?V乌还要多久?”
      上?跹琶浪档氖侵形模?诰┏且泊舻氖奔洳欢塘耍???共换崴抵形模?弦滓蛔蓟岚阉???恕
      “按照火车的速度,五十分钟应该能到。怎么,坐的不舒服了?”
      “有一点,火车太晃了。”
      “没坐过新干线?”
      “坐过,我去过札幌,就是坐新干线过去的。”
      “既然坐过新干线,那有什么不适应的,火车都差不多。”
      “不一样,新干线没有这么重的味道。”
      “呵呵。”南易把书给放下,笑道:“闻不惯鸡屎味?”
      南易他们这节车厢里,有人带着两个鸡笼七八只鸡,这一路肯定要拉,车厢里弥漫着一股鸡屎味。
      “有一点。”
      “那你得尽快适应,将来你要去视察、监督工作的地方,有不少都得闻各种类似的味道。”
      “那我只能尽快适应。”
      “你可以幻想一下,你闻的不是什么怪味,而是富兰克林、******的味道,甚至是津巴布韦津元的味道。”
      “津巴布韦就算了,他们的那个汇率就是一个笑话。”
      “也不能这么说,津元现在还是很坚挺的,津巴布韦可是一个农业强国。”
      “它有致命的弱点,太依赖于欧美的援助,一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经济调整,它就要玩完。”
      “既然你觉得它的货币不坚挺,要想从它身上赚钱,你认为该怎么做?”
      “在津巴布韦成立一家企业,极力扩张,制造出一个繁荣假象,然后发行企业短中长期各种公司债券,承诺按照以到期之日的汇率用美元进行偿还。”
      “呵呵,你这种做法是赌津元会成为废纸啊?”
      “不需要成为废纸,只要津元大贬值就行,津巴布韦被称为面包篮子,我们可以依托那里做出口业务,一边进行正常的贸易,一边等待津元贬值。”
      “想法很好,过些日子,我们可以好好琢磨一下。其实不只是津巴布韦,你的这种想法,在非洲很多国家都可以实施。”
      “要糖吗?要鸡蛋吗?”
      南易和上?跹琶勒?崾?富埃?詹拍弦准??歉錾砩瞎墓哪夷业哪腥耍?凸砉硭钏畹脑谒?歉舯诘哪桥抛?晃首拧
      在那边做了一单生意,又凑到了南易他们这一排,“要糖吗?”
      “什么糖?”
      “?V乌红糖。”男人摊开一个油纸包,亮出里面的红糖块。
      “佛堂还是义亭的?”
      “佛堂的,我就是佛堂人。”
      “怎么称呼?”
      “楼玉春。”
      “我叫南归雁,你的糖怎么卖?”
      楼玉春说道:“大块的一毛,小的五分。”
      南易扫了一下油纸包,大致估计了一下,“我给你两块钱,你都卖给我成不?”
      “成啊,有什么不成的。”楼玉春笑道。
      “请坐,我们聊两句。”南易摆了摆手,让虎崽把他的位置让出来。
      “你们一起的啊?”
      “嗯,是一起的,请坐吧,别客气。”南易把钱递给楼玉春,接过红糖,一边让他坐下。
      “阿虎,去找下列车员再去买张票。”
      “好的。”
      虎崽答应了一声,就往另一个车厢走去。
      “楼同志,知道你肯定没买票,我帮你买了,不用担心,我们慢慢聊。”
      “你怎么知道我没买票?”
      “你身上能揣多少东西,大概能有多少赚头,我都能算的出来,西施到?V乌的车票1块5,还要我继续说下去吗?”
      “不用,不用,南同志,太厉害了,你也做过生意?”楼玉春摇了摇手,不好意思的说道。
      “做过,和你一样卖鸡蛋,你就专门在火车上当游击队?”
      “也不是,我这跑了一趟沪海,去那边看看有什么东西能拿回来卖,去的时候买票了,我本钱太少,也没带多少东西回来,在钱塘就卖完了。
      我一想,这一趟赚头不大,就在钱塘的乡下收了点鸡蛋,混着带去的红糖一起在车上卖。
      卖到西施这不是鸡蛋卖完了么,我就又在西施乡下收了点,想着卖回?V乌,这不就遇到你了。”
      “我听说前年你们县里就给你们这些敲糖帮的发那个《小百货敲糖换取鸡毛什肥临时许可证》,你怎么不去换鸡毛?”
      “换鸡毛不赚钱,拿回去只能沤肥。”
      “不是吧,你不会没把鸡毛做成鸡毛掸子吧?”
      “没法做,做的人太多了,我跟你说,县里一共发了4000多张许可证,起码八成做鸡毛掸子、板刷、针头线脑的生意。
      你看啊,这些东西利润都薄,挑着货担根本走不远,只能在周边卖,能去的地方就边上的三个县还有市里,最远也只能到西施。
      要跟别人一样做,生意肯定做不大。
      所以我才想着去沪海看看,那里的厂多,商品也多,要是能从那里批到好东西,我肯定能赚到大钱。”
      “那你真要批到东西打算去哪里卖?”
      “在?V乌卖啊,都不用我自己卖,我可以批给别人,就其他敲糖帮的人,我只要赚一点点差价,把量给做起来,也应该能赚不少。”
      “你这是搞批发,这想法很好,虽然这单个利润没有零售高,可你能很快就把量做起来,量一起来,你的赚头也就大了。
      而且,等你做熟了,还可以先赊货,这样,你就可以杠杆式扩大你的规模,也可以扩充你的产品类目。”
      “南同志,这个杠杆式是什么意思?”楼玉春虚心的问道。

第二百二十章、都在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