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叉河所。
      一百多户倭……不,丁零人抵达了。
      他们惊奇的看着本地卫所分给他们的房子。
      木质、平房、炕头、烟囱、还有仓库、院子、牛棚、马厩、以及羊圈。
      推开平房,进五米、长三十米,一百五十平。
      然后院子四周用木桩子和铁丝网拉起来,连其他配套加一块,五亩地。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居住地,其他的人居住地就不一样了。
      这些倭裔丁零人,站在从未见过的宽阔土地上,兴奋的落泪。
      土地啊!这可是土地!
      就是冷了一点,但本地卫所,给他们安排的地方,是真的大!
      “行了,别哭了,这才多大。你们都跟我来。”
      小旗黑虫,一个来自大同黑氏将门的旁系,因为没有多好的出身,于是被迫迁徙来此戍边。
      带着这群倭人到了一个树立木牌的河滩西南侧,指着下边上万亩的黑土地说:“喏,这里一万亩,就是咱们小旗未来的耕地。”
      “一万亩……耕地!!!”
      这群人更激动了。
      “别着急,也别兴奋,北面土地特殊,一年就只能种一茬,一块地必须脱毒和轮流种,而且地太宽了,必须要整顿。咱们十户人,一万亩,均下来每个人得有五六百亩,一时半刻肯定种不完。
      所以,慢慢改造吧。
      以后还要传给子孙的。
      最后就是需要租借耕种用的拖拉机,这种地,没有履带式拖拉机,是甭想种起来的。
      都看完了?那么回去吧,大家做点饭吃一下,然后晚点还有新的命令下达。”
      黑虫带着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小旗区域。
      附近一千亩多的范围,有两百户院子,也就是说他的这边的上限,其实是一个百户所。
      只要让下边的女人多生育,三代人左右,就能凑够两百户,自己的儿子,也能混个世袭百户。
      蒙北三宣慰的生活方式,延续的是明初的卫所制度。
      但还有不同的一点就是,相较于明初的卫所长官随意的盘剥,蒙北三宣慰进行了股权配置。
      按照户来配置,也就是说只要谁有办法让本地人口增加,甚至姓氏最后都变成同一个姓,那么朝廷也认。
      但一般的股权,必须给皇帝。
      至于多余出来的人口怎么办?
      宣慰司的首府、一些重要节点、诸王陵州、陵县,都会吸纳一批人。
      说到底,蒙北三宣慰的发展必然不可能跟明初那样宗族横行,毕竟这边的土地,只能进行大规模机械化运转,对人的需求极少。
      而且并没有多少发展机会,天也冷,等人口到了一定程度,他们必然南迁,成为岭北长城和蒙古、东北、西北等地的人口增长点。
      毕竟人都是会往温暖的地方去的。
      黑虫让这群人召集了一下女人,结果发现没几个女人,或者年纪都不小了,根本不是生育主力军。
      “都是些歪瓜裂枣,难怪上边要将一些已经怀了不知道谁家种的罗刹女,送给倭不丁零人当妻。那些罗刹人,这几年忙完了庄户的基本建设,也就可以去更北面来给大明干活了。”
      黑虫交代完任务,又多看了两眼这些倭女,要说起来还是顺眼。
      比罗刹女强多了。
   

第813章 樱花土豆(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