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10章 地方上的财务问题(上)[2/2页]

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倦鸟落旧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搞建设,朝廷不允许随便征发徭役,这就导致了需要花钱雇人。
      之前还有城市户,大家强征他们来干活,也是心安理得,毕竟城市户太多了没工作也会闹,粮食来了就招工,给他们一口吃的,也就没事了。
      但现在皇帝折腾了半天,城市户也都被调往前线西征了。
      粮食多到储存不了,结果乡镇老百姓不愿意来干徭役。
      用他们的话来说,在乡镇里建设的时候,他们是在为自己干活。
      现在跑出来给官家干活干什么?是没钱了还是没活了?
      有这个闲工夫,为自家干活不香吗?
      也正是一连串的因素相互影响。
      粮价是高了,但乡镇户对于种精粮的意愿降低了很多。
      倒也不是他们不想要生活品质,而是在这些山多的地方,精粮价格虽然高,却不如地瓜土豆来的保命。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本还能持平运营的山区县城,变成了省需要转移支付的地方。
      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已经开始跟朱厚照哭爹喊娘了。
      毕竟东南金融被朱厚照一拳打爆之后,朱厚照强制推行了税务、银行、以及一系列组织,对东南财富进行再分配。
      这就导致了东南赋税,从之前还能通过蠲免、忽悠、截留、拖延上税打时间差的方式留存,变成了到账就锁在银行。
      支用全靠地方财政账户。
      而财政账户又有细化款项,各家年前都要做好计划,预留一定的应急款项,剩下多余的全部上缴中央。
      朱厚照翻到后边,今年东南五省一府:
      江东岁入两百零三万、支出六十九万、盈余一百三十四万。
      安徽岁入八十七万、支出四十七万、盈余四十万。
      应天岁入五十五万、支出十九万、盈余三十六万。
      浙江岁入一百三十一万、支出七十二万、盈余五十九万。
      福建岁入九十七万、支出四十四万、盈余五十三万。
      江西岁入一百五十五万、支出八十九万、盈余六十六万。
      总盈余为三百八十八万元。
      而这笔盈余款项需要进行二八分账,朝廷拿八成,东南各省财政留下两成。
      相当于上税三百一十万又四千元。
      剩下的钱,对于各省需要同时支撑建设,以及未来的一些应急款项,以及各种维护成本来说,根本不够。
      所以,后边附录的一些章疏,都是希望朱厚照能调整一下各省财政留存比。
      两成太少了。
      尤其是对于东南来说。
      不过朱厚照却没有理会这群人,因为他拿出东厂的密探情报,能很明显的看出来数据,盈余这一项,各省其实都是层层截留的。
      实际躺在各州府县衙门的款子,大概还要再翻个两倍。
      也就是说,实际上还有快一百万元,被五省一府的地方存了起来,当小金库去了。
      东南真正没钱的是省衙门,不是府州县。
      朱厚照放下账单和章疏,揉了揉眉心。
      伴随着国家行政机构的扩张,大明是做到了皇权下乡,但也意味着官僚的权益得到了扩张。

第710章 地方上的财务问题(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