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封方式,取消了原来的教王方案,直接一步到位。
      带尊号的,根据主要运营的方向,进行不同程度的联名。
      比如班禅主要在藏区传教,那么他的封号是班禅八思巴。
      那么在四川行都司境内的,就是大法师后缀。
      这种方式,一眼就能看出来各个活佛的主要负责区域,如果以后有教徒越界,朝廷可以直接出兵干预,指哪打哪十分方便。
      而没有尊号的,统一称为上师或者喇嘛。
      中间的统一叫做法师。
      最底下的佛子什么的都被改为了沙弥,基本上和汉传的差不多。
      通过这种方式,将藏传和汉传底层沙弥兼容到一起,未来双方交流,也就能有对等身份,不管是辩经还是争斗,都可以快速定位对手,将对将,兵对兵。
      “此外,按照藏传的传统,你们可以转世重修。但陛下的希望,不要全部都重修,留下你们的神魂,落于城中城隍或者寺庙,先干一段时间的神,庇护一方百姓。”
      思源讲解着朱厚照的意思。
      他要将藏佛兼容进入封神体系之内,于是设计了一套转世之前,庇护一地的说辞,用来积累功德。
      这样重修,一定会更加有用。
      “大皇帝陛下一定是个普度众生的文殊菩萨!”
      达赖第一时间捧上来,其他的僧众也思考了片刻,似乎也觉得不错。
      只要好好的传教,哪怕不能获得转世资格,也等于可以享受人间香火。
      这种办法也不错!
      本来,他们追求的就是西去极乐,圆寂之后,再用塑造功德金身,庇护一地,未来不管哪边,他们都有去处
      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看他们都没有反对,思源终于满意,让他们离开,然后带着人去跟着魏彬平定噶举派教众。
      至于为什么噶举派会这么反对大明对于西藏的控制。
      很简单。
      大明朝廷做了一件事,让他们再也无法接受。
      那就是噶举派是密宗,也就是没有书面经文的教派,传教都是口口相传,拥有对经文的一切解释权。
      而朱厚照要求西域将佛经写成为书面形式,还要增加注释,并且完成笈多字母修改,将汉语和藏语进行声韵兼容。
      当然现阶段兼容的内容肯定不是现在朱厚照的大明官话,而是《洪武正韵》。
      汉藏是同源语系,在唐代的时候,文成公主进藏,开启了一波交流,藏语除了佛经这些偏向与本土的苯教或者天竺语言外,更多的是中古汉语。
      而《洪武正韵》就是中古汉语为基础写出来的。
      通过这么修改,必然会将本地话语与《洪武正韵》进行融合,学些成本能低很多。
      或许笈多字母的造型不会变化,但里头的内容必须要用汉字进行精准标识,来保证转译之后不会出现问错漏和遗忘。
      但问题就在于,噶举派是口传派系啊!
      你现在要搞这个声韵意义统一,不就等于抢夺了对方对于经典的解释权?
      在宗教传承之中,经典解释权,几乎就等于天命。
      你拿走了,人家怎么可能不跟你拼命?
      就这样,噶举派表面顺从,背地里却反抗激烈。
      甚至闹出了活佛自焚,教众造反的事端。
      不过无所谓了,噶举派必然会因为这件事情之后被其他派系渗透和清洗,估计用不了多久,朱厚照的正韵工作,就能推行到藏区。

第606章 高原教派纷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