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最关键的还是,必须让开拓的地方,能形成税收和商业,这样一来盘活一块地之后,金券才能源源不断的增发,百姓源源不断能赚钱,日子越过就越好。”
      陈武的阐述,群臣无不感慨朱厚照的手笔就是厉害。
      “打这一圈,目的是延缓增发金券入关的速度,从而呈现出一个温和的增长?”杨廷和的自问,让人深省。
      不愧是敢对大明财政下手的改革的皇帝,这一手时间差,确实很厉害。
      “因此,关内,尤其是北方诸省的国营公司,将会进一步扩张生产,人口只怕会不够,因此陛下的意思是,鼓励生育。大明至少需要十亿人,才能彻底掌握中土神洲。”
      “十亿!”
      无人不失神失声。
      这是什么概念?
      自宋之后,人口破亿,便是富庶朝代,朱厚照一张口就要十个亿,这简直
      “那这个确实需要增加不少投资,尤其是粮食问题。”蒋冕忧心忡忡,“粮食……真的够吗?”
      “农部在努力,工部也在努力,东北三亿亩耕地是现阶段我们能依靠人力开垦的。但如果机械真的能做到顶替牛力的地步,那么东北辽宁、吉林、漠河、滨海、安江、北山六个都司,至少能均出八亿亩。”
      朱?枫在咳嗽之后说了这话,众人也都眼前一亮。
      六个都司八亿亩,那岂不是……
      “辽宁、吉林、漠河、滨海三省还好说,一年一熟。但更北方的安江和北山,如果伴随着天气进入冷期,有没有可能导致两年一熟?”
      毛纪的疑问,戳中了不少想要在东北扩张土地的官员心窝。
      朱?枫摇了摇头:“天冷总有夏季,更何况北山和安江森林辽阔,光是前期的开采木头,就能赚会开垦的资本。
      要知道,接下来陛下如果要对外开拓,免不了鼓励生育。
      生育之后二十年内,第三代诞生,就等于有了一批新的家庭。
      按照一户一宅的制度,光是乡镇建立屋舍,屋内装潢、家具、床铺,都是海量数字。
      一套用个二十年,正好换新的,或者增加新的。
      而且,农部也在研究耐寒的作物,比如冬小麦,甚至更北方的燕麦,我们都有尝试。
      这些东西,人不好吃,但可以喂牲口。
      承德有肉牛场,未来也能开到北山和安江,随便撒种下下去,找个地方坐牧轮牧,自给自足的同时,也能将富裕的物资匀出来,这就够了。”
      张口就是利益。
      但却很戳人的心窝。
      众人思考之余,也纷纷交换意见,一致点头不阻止对于北地的投资了。
      之后就是针对资本、货币的议题讨论了投资方向。
      主要将精力放在东北和西南,而青藏就主要是移民和修路。
      至于吉囊那边,就更简单了。
      修兵站,吉囊反对那就打,反正他现在主要精力放在天山北麓,根本没空管东部草原。
      帮助藩属国“建设”,也是历代中原王朝的老传统了。
      至于建设的方式,无外乎建城,立市。
      当然,接下来最重要的议题来了。
      东南资本的激活,或者换个说法——怎么处理东南抄没来的资产,不能闲着吧。

第549章 通货紧缩(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