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层面的科举移民办法。
      每年一届,“上山下乡,支边援建”选拔。
      将各地年满十三毕业的秀才,自愿报名前往关西、青海、宁夏、顺化、滇黔桂等地。
      到地方,分配工作,十三岁就开始历练。
      同时家庭被搬迁过去,每年得在本地居住年满七个月,然后只要没有犯罪记录,就能自动获得中榜科举名额,也就是“举人”身份,并且边地支边,加分二十。
      但这个身份只负责一届科举,如果你没有被选上,就得返回落籍地,干两年。
      如果三届没有考上,那么就没有你的举荐名额,不过可以前往本地,参与升学业务,进一步学习。
      这变相是吸纳了在江南志于科举的考生中下层的部分。
      当然,也可以换个说法,那就是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
      政策一出来,朝堂之上,所有官员表情各异。
      皇帝终于还是对科举下手了。
      但朝堂之上,却没有人反对。
      因为国家的政策,与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是一致的。
      谁也不想自己费劲巴拉的开垦出了一片土地,建了城市,然后自己不能靠城市吃租子。
      必须要源源不断的有人过来,而且还是高质量的学子,才能负担得起他们的租金不是?
      并且大家也都知道,正德皇帝最看重的是——务实
      你要是空口白话就以为皇帝会捧你,得了吧,脑袋都给你打掉。
      不过支边援建暂且放一边,大家的目光都放在了科举移民上。
      皇帝已经取消了官员荫补。
      是的,皇帝已经取消了。
      所有官员必须“明面”与地方举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不过,里头可操作的地方就太多了。
      朱厚照也知道堵不死的。
      不如纾解。
      将大量的官员家庭,分散到边疆,然后再让他们通过科举当官反悔。
      毕竟按照地方的任官必须跨省府的制度。
      八品以下,及吏员,本府跨县,不可邻。
      八品以上,六品以下,本省跨府任官。
      六品以上,四品以下,跨省任官。
      四品以上,统迁家庭入直隶落户。
      这种跨省府任官的体系之下,只要这些在朝为官的官员紧着点自家人,他们去边地考中榜,然后在自己离职之前,安排好他们的升迁路途,一切也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总不可能朝中都混到了四品以上,你还没有办法给自己家人安排升迁混到六品的办法吧?
      只要能跨省,未来就有解决办法。
      当然了,朱厚照也有对付他们的手段。
      除了官员必须统一并入城市户之外,朱厚照还同时调整了任期。
      只要没有升迁,就不存在留任的方式。
      吏部升迁条例明确规定。
      吏员任期三年,两任无升,两条路可以选。
      第一,申调边区搏一搏。
      第二,买断工龄,离任,下海闯荡。
      官员任期三年,三任无升,按照年纪进行处理。
      八品以下:
      四十以下,年富力强,买断工龄,或者外放海外。
      四十以上,直接发边区任学校老师,五十五以上直接强制致仕。
      六品以下:
      四十以下,如八品。
      四十以上,就强制致仕。
      六品以上:
      三任无升,强制致仕,同时年纪到六十,如无特调和皇帝留任,致仕。
      而且明确规定,不满四十,不得当六品以上的官员。

第545章 完善升迁致仕条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