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军事制度,基本上照搬朱厚照的改制,地方行政体系,并没有照搬朱厚照的乡镇制度,而是推行府县制度。
      按照倭国的大小,分为十六个府,每个府四五个县。
      最基层,进行市町制度改革,倭国境内所有的土地并为国有,包括倭王在内,都没有控制权,全部交给幕府。
      幕府将土地承租,给每个遴选成足轻的士兵家庭分配土地。
      同时,家庭户数拆分。
      “那没有得到土地的百姓怎么办?”
      “很简单,出国打工,为王室、幕府、华族、家庭挣钱。”
      谢?e说完,对下边说:“大明最近正在开发东北,他们很缺人。我们只需要安排一个使团跟大明哭穷,求大明照顾我们,用我们的工人,就能赚到很多的钱,然后我们可以在大明设立使馆,让使馆用这些钱购买物资,再运回国内。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赚到便宜又好用的物品。”
      “这……能成吗?”
      “肯定能成。”源知仁点了点头,“不成能怎么办?土地就这么点,光靠打仗死不了那么多的人,所以必须给他们安排出路。反正都是各家的庶子,到时候给各家一点免税作为补偿,我们就赚这些工钱。
      再说了,去了外边打工,十几年之后,又有几个愿意回来的?指不定就在大明安家落户了,到时候我们就不用管这群人的死活,还能白赚十几年的工钱。”
      一听知仁亲王都这么说了,不少人心里头就活络了。
      “这件事,交给我们去办。”耶律成林清了清嗓子说,“我在朝廷还有点人脉,能跟大明的内阁搭上线,只要保证运力不绝,我们每年能运出去三万劳力,然后他们能给我们干十年。
      按照大明的劳力价格,一个月是金券一分,毕竟大明包吃住。
      所以,一个人十年一百二十个月,就是一元二角,也就是相当于十二两银子。
      不要嫌少,这只是基础,毕竟一个人肯定不止干十年,但干太久大明估计会不乐意,所以我们只能对大明说十年。
      那么三万人,就是三万六千元。
      而大明标定的出口瓷碗,我记得……嗯,是每只一分,也就说一年能给我们运回三十六万件。
      还有就是丝绸,素白色无提花,每匹一元。
      单色无提花,每匹一元五角。
      复色无提花,每匹两元……”
      耶律成林如数家珍的报价,听得这些贵族不断盘算这些价格,眼睛都有点直了。
      “对了,金券那是什么东西?”
      “大明的新货币,能在大明的银行,兑金子的。”一个有见识的贵族说,“之前经常听唐人的商贾交流,那金券是真的保值,到现在不仅没有贬值,反而还升值了。
      尤其是海外贸易,如果不能运粮食回去冲抵税费,而是拿银子回去交易,过关的时候是要被收一笔不菲的贵金属税的。
      在海外,他们唐人之间的交易,也会去用金券,而不是用银子或者金子。
      原来如此。”
      人群交流很快结束,然后册封就下来了。
      谢?e荫子谢宝韶为世袭精华卫指挥使。
      谢昌为世袭奈良卫指挥使。
      源清彦(清彦亲王,知仁弟弟)为世袭向日侯,兼领大和卫指挥使。
      原幕府将军足利义晴赐姓橘,更名为橘义?,受封世袭桑实卫指挥使,等于将他发配了。
      桑实寺只是城中寺庙,哪里需要兵马。
      就算他是世袭指挥使,但安排过去的兵马,绝对是看管他用的。
      后续又封了几个,然后统一赐姓,全部都是单字汉字,几个人基本上将京都、大阪、奈良、和歌山全部瓜分了。

第492章 开幕府(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