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有手艺的人,在路过东部平原、运河,进入山东地界开始,就会根据他们的手艺,给予认定书。
      然后给的官衔,就需要靠给官府服役和发明东西来换取积分,进而进行升级
      升级之后,丁级大匠开始,才是有俸禄的。
      丁级大匠以下,只是免除徭役。
      但不免省级别的差役。
      丁级大匠及以上,才开始免除省级别的差役,但不免除工部和国家级别的征役。
      用词不一样,含义就不一样。
      在朱厚照调整之后,差役属于地方性质,征役属于中央性质。
      于是,工匠们被认定之后,经常会被各省工厅想办法吸纳。
      山东工厅就经常干这事,结果被捅到了镇国府,朱厚照只能安排官员下去,并且沿途盯着,然后给几个省每个月一定份额,多了没有。
      超了他就问罪工厅上下和地方官。
      然后再给北方每个省安排一些过去。
      这才算是将南方北上的手工业者,彻底融入了大明北方诸省的基层之中,也充实了边疆的需求。
      在海量的南方人北迁过程中,所有北方人都在赚移民的钱。
      他们出关之前,要在每个府县卖出一定的劳力。
      出关之后,房屋建设、农具需求、防寒衣物,哪样不需要关内提供?
      北方整体经济是呈现加速繁荣的光景。
      直隶、山东、辽宁三省,作为迁移入北方的中心,朱厚照有给政策扶持,至于江东北部和安徽这些地方,朱厚照则是用保漕运和迁徙人口防止被大水泛滥所破坏作为借口,大规模的迁徙本地人口,从而瓦解本土势力沉淀。
      通过这种方式,让三省海量受益。
      当然,眼下定了顺化,关西、青海等地,山西、河南、陕西这些地方的百姓,也会开始接受东南人群逸散。
      比如,河南作为中西部的转移中心,已经开始吃到扩散的红利。
      这种大规模的迁徙,还能持续五年。
      五年之后,劳力基本上散完了,就该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了。
      朱厚照对于经济政策的把控,一直是令朝臣叹为观止的。
      虽然地方还有点混乱,可只要北方稳住了,南方乱不乱无所谓。
      真是更乱还更好。
      因为南方更乱,就会逼着老百姓跑出南方,进入经济发展更好的北方。
      只要一直摁着南方的经济出口,这几年发展持续一段时间后,北方就能开始匀出物资前往朝鲜、日本,进而展开东洋贸易。
      这就等于摁住了东南的一大经济出口引擎。
      少了出口,不用几年,东南就会彻底弱于北方发展,沦为下乘。
      没有经济,你能影响朝政?
      想都别想!
      桂萼沉默片刻之后,以还有公务为理由先撤了。
      看来,摊丁入亩,成了。
      东南乱不乱,对于朝廷而言,无所谓了。
      相反要是更乱,还能让更多的人北迁。
      南方除非能重新打通海贸,让外界持续给江南输血,否则难以成事。
      “怎么办?”

第443章 摊丁入亩(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