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鞑靼王公们不知道他们将会落入什么样的陷阱中。
      对付蒙古游牧部落其实很容易。
      就是要有足够的生产力,让他们能做到筑城之后,城内能活人,那么就会有一批蒙古王公变成商业城市守护者,然后设卡收税。
      商业城镇的形成有三个方式。
      第一,交通便利,成为集散枢纽,也就是枢纽型商业城市。
      第二,能生产足够的物品出售,也就是货源地型商业城市。
      第三,是以政策作为导向形成的,也就是政策型商业城市。
      朱厚照给蒙古王公们缔造的,就是第三种导向为主的商业城市。
      这种城市,需要政策贯彻,需要投资建设,才能在平地上,建起城市。
      然后,配合出关物流体系,道路交通体系的建设,还有出关之后这些王公的商业城市减税政策要满足商人舟车劳顿之后,有赚头才行。
      所以,基建几乎是亏的,这是一个天坑。
      但蒙古王公看不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他们只看到了大明建立了市镇,每天光抽税,就够他们逍遥了。
      到时候,他们选一块地,建一座府邸,四周安排成为市镇,让奴隶去放牧,然后他们躺着赚钱就行。
      穿过城市中心,抵达北部林区外围,就能看到一座高台,数以万计的各色戎士。
      朱厚照还未到。
      海明王带着他们落座,然后阿赤赖对海明王说了两句话,海明王下去。
      不一会儿,一个年轻人捧着账单,笑容灿烂的走来:“诸位,在下工部虞衡清吏司员外郎,宋子义。”
      “诶!宋先生升官了?”
      阿赤赖边上,一个小台吉惊愕的问。
      “认识?”阿赤赖好奇看向这个年轻人,已经很偏的旁系了。
      “是,他就是大明给成台吉帮助的那个吏员,主要负责推广坐牧、轮牧技术,成台吉能养活一万七千人,全靠他在背后帮忙。”
      此言一出,之前还好奇他是谁的人,一个个眼神都热切了起来。
      宋子义被问起升官,笑道:“只是假员外郎。”
      “不假不假!有本事的人都不假!早晚成真的!”阿赤赖也笑着摆手,眼神热切几分,“我听说,大明皇帝,愿意帮我们建设城市?”
      “这么建设的话,可是需要内附的,编户齐民,开府建衙。”宋子义直言不讳,“不过,在下鉴于诸位王公也不是那么想要内附,所以向陛下谏言,提出了三种方案。”
      说着,宋子义从后边的吏员手中拿来文件,一个个发下去。
      博迪手中也拿了一份。
      阿赤赖看了一会儿,这里头的文件是蒙汉双语,他们都能看得懂。
      就是一堆的名词,用的是汉语发音,就需要注解了。
      上边的三个方案,分别是:
      一、蒙古王公自己出钱,大明工部出计划,然后蒙古王公自己招募人手营建。
      二、蒙古王公以未来商税抵押,跟大明北疆银行贷款,大明工部出计划,然后可以选择从大明招募人手,还是自己用自己的人建设。
      三、全权委托大明建设,人手和技术也都会从大明直接复制过来,贷款分为三种方式。
      其一,商税。
      其二,土地。
      其三,混合抵押。
      看完这张文件,阿赤赖陷入了沉思。
      贷款的利率来看,用商税冲抵,年利率为百分之三十六。
      但如果用土地来看,年利率只有百分之五。
      不过,想要用土地冲抵的话,需要各个王公明晰地权,将土地私有化,然后再用来抵押。
      看起来有点问题吧,但又找不到问题。
      因为站在汉人的角度来看,这么做确实稳妥。
      倘若蒙古王公还不起钱,那这些土地就是大明朝廷的,土地是跑不了的。
      到时候大明过来收土地,他们也拦不住。
      了不起就换个地方重新游牧。
      蒙古王公面面相觑,同时露出坏笑表情。
     &nbs

第410章 草原城市建设计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