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后。
      大明军队体系分为两个等级。
      最高级为:镇国府——军区——分军区。
      次一级为:各都司——兵备道——地方乡镇
      其中,分军区为重要节点戍守,通常是两三个府设一个分军区,负责镇守一地安全。
      比如,直隶军区,下设宣府分军区、京师分军区、山海关分军区、真定分军区、沧州分军区。
      其中京师分军区囊括承德府、顺天府、保定府、天津二州。
      那么相应的,若是开战时。
      分军区将自动获得各州府兵备道的征调权,兵备道内一切物资、兵源、指挥、征伐都将为分军区控制。
      兵备道原本是隶属于按察司,但朱厚照拆出来了,直接变成兵部下辖的兵备道,长官为兵备使,副官为兵备副使,并且严格规定,必须是常备兵退役下来的军官。
      而军区军队为常备军,兵备道主管的预备役。
      预备役为每年训练一个月到三个月。
      训练的时候,所有食物,朝廷调拨。
      预备役年纪为十八岁起,一直到五十岁。
      平日里兵备道军队不会启用,只有训练,开战,才会动员。
      而民间真正基层的军队,为各个乡镇的农兵。
      按照规定,乡农兵上限一百人,镇农兵上限三百。
      中间没有县一级的衙门,自然是为了防止有人实际控制了本县全部兵力造反了。
      府一级直接到县,更是可以让府级官员直接插手各县底层的工作,达到集权目的。
      此外就是军衔体系。
      朱厚照经过思考之后,决定采用九品十八级的军官、军衔合一的体系。
      列兵,无品级。
      伍长,从九品。
      什长,正九品。
      旗长,从八品。
      佰长,正八品。
      ……
      营尉,从七品。
      团尉,正七品。
      偏将军,从六品。
      裨将军,正六品。
      正将军,从五品。
      ……
      四定(定东、定西、定南、定北)将军,正五品。
      四宁(宁东、宁西、宁南、宁北)将军,从四品。
      四平(平东、平西、、平北)将军,正四品。
      四安(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将军,从三品。
      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将军,正三品。
      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将军,从二品。
      ……
      之后为封号将军。
      XX将军,正二品。
      XX上将军,从一品。
      XX大将军,正一品。
      ……
      最后就是天下兵马副元帅和天下兵马大元帅。
      这是朱厚照和未来太子的专属军衔。
      这一套体系,也是明确确定了,大明皇帝将天然拥有兵权。
      然后接下来就是一堆军衔封赏。
      军衔明令为在军中任职才能用。
      一旦离开,将不再使用。
      然后武散衔和武勋,依旧如常,为加俸禄和荣誉。
      但更多的人都看得出来,谁能得到封号将军,谁才有面子。
      通过这一套安排之后,朱厚照喊来吏部、兵部官员,将军队进行梳理。
      其中基层开始,伍(统管五人)、什(十人)、旗(五十人)、佰(一百人)
      营:3战斗佰+1警卫

第290章 军制修改(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