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不少人沉默。
      “皇帝最近做了很多事情,但不管他在别的地方怎么闹腾,唯独这个乡镇改制,必须要阻止。”
      李同林眯着眼睛看着下边所有:“所以我今天召集大家来一趟,也是想要与大家通个气,各家门下子弟不少,控制兵丁再少也有二十万之巨。若是将这二十万人拉起来,皇帝再怎么闹腾,也得考虑一下我们的想法。诸君以为呢?”
      众人沉默。
      若是不答应,只怕走不出这个院子啊。
      张寅的目光扫过左右,宅第的高墙四周,影影瞳瞳。
      “可是,太原就有三万镇国府兵马啊。”
      有人小心的说。
      “这一点不用担心,这三万人,需要庞大的粮食供应,只要我们切断这笔粮食供应,甭说三万人,就是三十万,也会崩溃。”
      李同林嘿嘿狞笑起来。
      太原的粮食,全部控制在他们这些人手中呢!
      “可是……”
      还是有人想要说,李同林猛地怒拍桌子:“怎么?不答应?还是怕死?别忘了,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环境!皇帝要我们南迁,我们这些年祖辈积攒的家业,也就要被剥夺了!你们能忍?”
      “这毕竟只是传言,八字还没有一撇。”
      “那太原的魏彬怎么说?镇国屠了肃州卫又怎么说?甘肃镇已经被皇帝控制,若是皇帝愿意,可以直接从甘肃西来,配合宣府的兵马,就能打过来!我们不闹,难道等死吗?”
      李同林又不是白痴,只是心急。
      眼下除了闹,不管兵变还是折腾,都是最好的出路了。
      所以李同林又道:“今儿个各自回去准备,让下边的人闹饷,先把魏彬的兵丁骗走。等朝廷给出圣旨,只要他朱厚照敢让我们南迁,那就没有任何退路了。”
      “可要是这个传言是假的呢?”
      “那随便杀几个小人物去顶罪就是。”李同林冷漠回答。
      这就是大明从正德之后开始,九边不断兵变、闹饷的手段之一。
      因为他们笃定,朝廷不敢让九边混乱。
      张寅默默的看着,盘算了一下也站起来道:“如此也可,不过要有一个合格的借口,单纯的闹饷是不行的。”
      “哦?张兄有高见?”李同林好奇看向张寅。
      “有。我听说,大同那边有白莲教众,或许可以派人伪装成白莲教众在大同弄出一场民变,进而让大同闹饷,如此一来,山西这边就必须出兵,毕竟宣府的兵干系京师安全,不可能随便调动。魏彬一走,后续我们也就简单了。”
      张寅出了这个计策,众人闻言一愣,接着面面相觑。
      怎么说呢?也不是不好,只是感觉风险更大。
      要知道白莲教可是官方禁止的教派,倘若被发觉牵扯进来……
      “若是不做,我们彼此之间没有一个约束,不妥。”
      张寅再道:“我也是捐钱才当了官的,来这儿也是为了捞钱,倘若真的被调走了,或者去了京师当那个什么牢子的讲武堂学生,过了倒也还好,要是不毕业,那我这三万两白银,什么时候能回本?你们说是不是?
      所以,为了防止有人通风报信,我们不如干脆找聚合入了那些什么教,不管是白莲教还是弥勒教,入了门就是一家人,这样谁通风报信,谁都是个死字,大明朝廷,可不会管你有没有立功,反正你入了,就得死。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力就能往一处去。”

第262章 汇聚太原(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