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儒家的仁德,到了这里,变成了优劣竞争,这可是要亡天下的!
      ……
      回到了屋内,王守仁又把压箱底的《阶级论》拿出来,认认真真的读了起来。
      之前他看到了朱厚照随便引用《天演论》的话,根本没有仔细往后看,但看到下一句:“观亲近种族之群落,猿猴猩猕之属者,亦有阶级,由此可知,阶级为群落发展之必然。”
      然后就是开始论证阶级的诞生是源自于聚群而居。
      然后再介绍聚群而居为村,村村相连成乡,数乡并为县,国为县合。
      层层递进。
      然后结构国家行政等级与阶级之间的共通关系,再引申到人类社会上。
      最后将生产力引进来,讲了一些西南群山的原始部落、游耕部落、北方游牧部落、半农半牧的朵颜三卫、海外佛郎机国的海盗形成的商业文明,最后才是中土的中央集权制度。
      对比优劣,其实就是对比生产力的发展。
      阶级诞生于生产力多于人类需求。
      而人类生存需求之必然为:活着!只要保证活下来的基本条件,那么阶级就会诞生。
      不是无法求生之刻,阶级必然存在,因为需要有人领导苍生愚者往前走,得找到活下去的意义。
      否则,与野兽何异?
      除非,生产力远大于人欲,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活得舒服,那么阶级就不用存在了。
      朱厚照还用白话写了一段仙人故事。
      仙人餐风饮露而生,不需要食物就能活着,那就不存在生产关系,不存在生产关系,就不存在生产力。
      不存在生产力,阶级也就不会诞生。
      所以,得出结论:天庭之言,皆人之欲所幻想神话,非实。
      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简单,只需要:“天寿非恒,只岁月有长河,天人与天齐寿,天终则天人亡。但只要获得人类的愿力,就能有朝一日突破天寿界限等等。”用这个来解决设定的不完美。
      看完了。
      王守仁合上书,接着点了火,直接将整本书烧掉。
      他作出了决断。
      一个锦衣卫默默注视着灰烬,转身离开,将此事上报给朱厚照。
      虽然喝了酒,但朱厚照还是要处理镇国府的文件。
      比如江南最近很多卫所情况异常,大量的圈进卫所附近的百姓,将他们变成卫所兵来填补被地方卫所吃掉的空饷。
      再比如一些城市里,出现了大量突然出现的百姓,都说是经商归来,但锦衣卫调查发现,这批人其实是海外回来的。
      也就是说,淮安一战外加舟山外围惨遭阮平波伏击,相当部分假倭寇不敢乱混,跑回乡间,散落地方。
      当然还有一些则是各个地主们的授意,以防止被调查。
      “这么说来,他做出了决断?”
      “是。”
      “罢了,确实惊世骇俗,他记住就好。让他知道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就行,也就不枉朕写这么多。否则心学始终破不开理学的牢笼,一样无解。尤其本质上他们是一体的,杨一清他们正在倡导此言,也要开始跟朕反击了。”
      朱厚照让锦衣卫下去休息。
      批改完手中最后一本奏疏,起身回去找皇后休息去了。
      【要书测啦,脑壳疼,想了这些书名,大家帮选选,也欢迎帮取名哈,谢谢!
      新大明;
      B.大明圣皇帝;
      C.我重生为正德皇帝;
      D.大明圣君:我都是以德服人;
      E.重生正德十五年末;
      F.大明:这个皇帝要正德;
      G.大明:老六皇帝落水又浮起来了;
      H.正德十五年:给朕二十年平天下;】

第188章 惊世骇俗(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