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蒋冕的灵性总结,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朱厚照预判了士大夫阶层们的打算。
      所以他搞了一出“陈桥兵变”。
      北方有兵事?
      朱厚照若是不打朵颜卫,那么朵颜卫就不会乱动。
      朱厚照都说要干你,但你也不知道真假,朵颜卫的花党也在探查南方的消息。
      若是朱厚照真的要动手,必然不会拖太久,估计夏收之后起兵,然后他们可以一边驻守城墙,一边去请鞑靼人过来。
      可若朱厚照不动手,朵颜卫就跑去找鞑靼人来帮忙,那就是引狼入室。
      朱厚照之所以敢放狠话然后不立刻动手,底气就在于,朵颜卫是驻牧,然后一半人口从事农耕。
      没错!朵颜卫,是个半农半牧的部落!
      他们从宣德年到现在,就在大宁开始耕种,到了正德年间,更是已经半数人口从事农耕了。
      农耕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不能乱动,要等粮食成熟!
      所以,时间,季节,都有讲究。
      就粮于敌,胜吾千钟。
      因此朱厚照压根不着急现在动手,狠话放出去了,就等着朵颜卫动静。
      急的只是各方利益牵连者。
      朵颜卫权贵、鞑靼权贵、边境商人、大明内阁、朱厚照。
      哪一方坐不住先开始搞事,哪一方就暴露了底牌。
      这就是为什么,蒋冕在内阁这番话一出来,所有人沉默了。
      朱厚照好比赵大。
      内阁六部好比孤儿寡母的后周皇帝母子。
      人家朱厚照兵强马壮,当不得家做不得主?
      虽然本来他就是皇帝,但今日再不制止,那么江南和北方的嫌隙,将会扩大。
      蒋冕看着气氛很沉,又说道:“宪清,晋商在这一次,到底能赚多少银子?”
      毛澄闻言一愣:“敬之此言何意?”
      蒋冕继续问:“叔厚。山西布政司后续官员,还有多久能抵达?”
      “这……至少明年正月前,才能完全到任。”梁储摇了摇头,“这一次钦点的江南籍官员,多是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担任的……”
      说到这里,梁储张大了嘴巴:“敬之你是说!陛下要……要……”
      “要打时间差!”蒋冕点了点头,“江南籍官员,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都在边地。但偏生还有一批已经抵达山西到任的。这一批官员,刚刚到任,立刻就遇上了这般大事。宪清,这些人中,多与淮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吧?”
      毛澄思考之后,脸色一肃。
      “既然如此,那么淮商能让晋商做大吗?尤其是陛下已经透露过,他不满山西晋商在九边走私的利益问题。而这件事,相信宪清已经通告了淮商。那么请问,山西官员,阻止山西豪强豪商获取官身,若是乱了,当如何是好?若是陛下,十之八九,再来一场大案。”
      蒋冕将他这几日不断分析的纸张摊开,所有人围了上来。
      水泄不通。
      “这可是内阁!”杨廷和低声说。
      “陛下行事,都有迹可循。”蒋冕摇头,“事情已成定局,

第119章 蒋冕揣摩帝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