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蜂窝煤的制作方法并不难,原煤只需要泡水一段时间,硫也会被剔除大半。
      所以朱厚照在宫内只是为了盯着易燃煤的制作过程。
      普通的蜂窝煤只要能保证后续的燃烧使用就行,唯独这个易燃煤,能够解决新的蜂窝煤点燃的耗时问题。
      所以配料上,朱厚照按照早年的经验,看着一堆的材料,亲自下手干活。
      “都好好的学!好好的看!”
      朱厚照招来陈钊和隆武:“往后这蜂窝煤的生意,就是你们的经营主管的。只要做得好,朕肯定不会少你们好处。”
      “谢陛下!”
      两人赶紧上来看,朱厚照很快按照记忆,将一些碳化木屑粉末,配合小部分硝石进行混合,在同等湿度进行搅和拍击。
      由于现在的化工科技有限,朱厚照只能用差不多的东西进行本地化。
      然后放着晾干。
      又让陈钊招来工匠,亲自上阵将蜂窝煤炉子的捣鼓出来。
      就这样朱厚照在大殿内忙了几天,连上朝都没有去。
      弄的艰难过年的官员们,一看朱厚照好几天不上朝,赶紧到处打听消息。
      最终,得知朱厚照不上朝,居然跑去跟工匠们混在一块,做泥瓦活?
      “这……这!成何体统!”
      五辅毛澄毫不犹豫吐槽起来:“一国之君,天潢贵胄!岂能如此自轻自贱?必须劝谏!”
      皇帝,是神圣的职业。
      但老朱家的基因,明显就有问题。
      开国的那位当过和尚乞丐,品尝人间疾苦,性格上有缺陷,做事也暴虐。
      接着紧挨着的两个,建文喜欢读书,读书人夸赞,好苗子
      朱棣希望远征漠北,一生都在打蒙古人。
      接着仁宗短命,不提也罢,宣宗好歹十年皇帝,却喜欢斗蛐蛐。
      堡宗喜欢物流和留学,宪宗喜欢大姐姐,孝宗一生伉俪情深,轮到了朱厚照,最开始还只是爱玩。
      也就是比较喜欢兵事、虎豹,大体就是历史上昏君们喜欢做的事情。
      现在兵事、虎豹不够玩了,跑去干泥瓦活?
      这还有一个天潢贵胄该有的模样吗?
      毛澄瞪着眼睛看向充耳不闻的杨廷和,又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梁储。
      边侧蒋冕和毛纪,一个正在审阅刑部卷宗,给被下狱的文官集团,找个辽东比较好的地方流放,省得他们的去了没几天就死了。
      要知道,这些罪官,不见得都是活该,还有一些,都是江彬趁机排除异己,朱厚照看都不看,全给批了。
      所以必须据理力争,能救一个,就是有生力量,未来反攻的用处很大。
      另一个则是黑着脸不断的写批文,主要是六部临时统官们,他们虽然知道六部会并入内阁,但肯定不会坐视六部权利被内阁架空,于是开始为难内阁,将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写成章程,送来内阁,让内阁疲于奔命。
      现在的内阁,可没有是秘书,也没文书,翰林院的官,也被朱厚照赶去修《宁藩志》了。
      宁王被他除国了,那么这一系上下多少荒唐事得记录下来,让朱厚照除藩的理由变得正当,顺道当做一个藩国的终结。
      所以翰林院当不了内阁的秘书,内阁就五个阁臣,每天朝九晚五,处理国之机要的就杨廷和,剩下的加个辅臣,只是杨廷和的佐弼,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毛澄看了一下环境,他们大多都被绊住了,想要劝朱厚照也不能直接跟他顶牛,尤其是朝官还未从地方上来。
      现在北京就是一个空架子,几个阁臣,几个部署临时总管,就这些大猫小猫,朱厚照要是生气了,宰了毫不费力。
      所以,毛澄也能看出来,大家都是憋着口气。
      只等名录上的主要官员抵达,就要开始对朱厚照发起反攻。
      但堂堂天子,做泥瓦活,不能规劝就是他们的失职,必须破局。
      想到这里,毛澄突然看向梁储。
      

第73章 内阁的苦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