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财帛动人心。你来作甚?”
      杨廷和可从来不会让杨慎来接自己,本来父子同朝为官,早年或许佳话,但现在杨廷和是一朝首辅,官列一品,正二八百的宰相!
      得小心被抓把柄。
      所以杨廷和不想杨慎来。
      “二叔他……”杨慎说明来意,他二叔托了狱卒来给他传信,为了活下来,他二叔也是拼了脸不要,求小辈了。
      所以杨慎不得不来。
      “你去天牢告诉他,陛下没杀他,只是流放了他。这已经是给我面子了,但我的面子就这么多,不能全部用完,否则举族都会有危险。”
      杨廷和叹了一声:“陛下稳着我,但希望我装聋作哑,或者当攻城略地的急先锋。可惜,我不能这么做。”
      “父亲的意思是……”
      “嗯,为官一任,我有意主持新政,但更多只是修修补补,根本没有大用。”杨廷和叹了一声,“陛下要来一场大新政,已经摆开了架势。你若是有想法,不妨学学那王守仁,寻个贤人当当。”
      杨廷和知道,他一以贯之的做事手段,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朱厚照来说,已经没用了。
      皇帝皇帝,只要威胁了皇权的东西,朱厚照都会不遗余力的除去。
      杨廷和的“新政”本质上,是扩张文官的主导权,是进一步让文官获得地方权利的“新政”。
      所以,杨廷和在明代历史上,赞誉极高。
      根本原因就是他让明代的官员,在弘治一朝获得的特权,进一步加强乃至成为常例。
      你说文官能不夸他吗?
      哪怕大礼议的时候被张璁干趴下,杨廷和依旧快快乐乐回老家安享晚年,他儿子杨慎被流放云南,不也是一辈子享受赞誉,得了大明第一才子的名头?
      但现在,宁王造反,牵扯京官南北无数人,朱厚照人无病无灾,并且控制精锐数万,不存在任何暴毙可能。
      朱厚照已经小心到军中吃饭,跟着全军一起吃。
      要是连军中的饭菜都能一口气毒死全军人,那他娘的朱厚照也认!
      可要是朱厚照没被毒死,这些差点被毒死的军队,会怎么看待下手的人?
      几万人,还是甲兵勇士,谁他娘的活得不耐烦了敢招惹他们?
      所以,毛纪这边想要挑起杨廷和和朱厚照顶牛,他杨廷和傻逼了才会去做。
      因此,朱厚照嘲讽他,太平阁老,阁老太平。
      也是在警告他,他这一任阁老,乖一点,要是想着跟他反对,他的赞誉,都会变成他的噩梦。
      同时,朱厚照没有下令杀死杨廷仪,就是告诉杨廷和,他们家生死,全在朱厚照一念之间。
      夹在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杨廷和知道他必须熬过这五年,若是熬不过,他两边得罪不讨好。
      熬过了,他就安宁了。
      带着荣誉加身回乡,名留青史。
      大明朝第一任首辅。
      真正意义上的宰相!
      所以,下边不管怎么闹,怎么搞,他只要安心的治理国家就是。
      杨慎看父亲神采飞扬了几分,也不由得古怪。
      不知道杨廷和为什么这般兴奋,他二叔都要被流放了……
      但他也不好问,只能想想该怎么面对接下来的大明文学盛世!
      朱厚照崇尚心学,编写《告天下民诏》,阐述了天下与国家的关系。
      这简直太霸气了!
      可以写很多东西!

第69章 杨廷和想太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