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只是汇报一下举子们的来历,皇帝就用了一盏茶功夫,拿着炭笔写出了这篇分析军户制度范文。
      提出问题、举例案例、确定问题,一气呵成。
      而举子们策论的题目就是:“请就范文所述任意一点或多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
      于是在锣声敲响之后,军户子弟们,立刻开始动笔。
      他们就是这个制度内的人,太清楚里头存在什么玩意儿了。
      至于非军户子弟的,有的有了解,有的抓瞎。
      不过也都能写,毕竟朱厚照提出了一点问题:军户丁余大规模逃亡,地方军户败坏,吃空饷等等。
      这些都可以有解决办法。
      哪怕只是老生常谈,朱厚照都能录用。
      因为他就缺这样的人,把整个淮安府上下官员全部换一遍。
      只有这样,才能准备执行他的制度。
      皇权不下乡,结束了。
      当……
      锣声再一次响起,不停笔的,以作弊论处,剥夺今后的考试资格。
      所以,大家都很乖。
      卷子被收上来,然后送到了校场里的唯一一座大帐。
      张永进去了一会儿很快出来:“接下来,陛下亲自阅卷,唱到名者,就是落榜者。确定落榜之后,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离开校场。”
      “陛下亲自阅卷!!!”
      场中举人闻言心都提起来了。
      众人紧张的等着。
      直到五分钟后,一个小太监带着一张卷子来递给张永,并且交代了皇帝的话。
      张永点头:“甲字六号桌,张欧朋,黜落。之乎者也,语焉不详,不合格。”
      张欧朋一听,眼睛一翻晕了过去。
      之乎者也,语焉不详……怎么会……
      “陛下说了,策论就要简单明了,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就不用写什么策论了。往后每年,朝廷都会开加恩录科,专收擅长对策,并且能解决问题的学子入镇国府为官。此乃为国储才,非是那些掉书袋里不知变通的八股士子所能比的。”
      张永说着,扫了一眼他们:“另外,镇国府的威武大将军朱寿者,便是我大明正德皇帝陛下,镇国府今后储备之才,会优先提拔,毕竟进了镇国府之后,你们也将先去啃最难啃的骨头,破除我大明最难处理的痼疾。此事风险极大,因此陛下也不会寒了有功者之心。至于那些正科上来的举子,虽然起点高,但从正德十六年起,内阁除非特调,非历乡县事及军伍者,不得入。”
      说完这句话,张永的手是颤抖的。
      朱厚照要改制了。
      他要按着文臣的脑袋,去镇国府里当兵了。
      这位皇爷,想一出是一出,难道不怕搞出文人们反抗吗?
      而且,这种圣旨,怎么可能发的出去?
      皇爷,到底要怎么做?
      张永不明所以,但还是老老实实当唱名工具。
      伴随着夕阳西下,最后一张卷子被朱厚照批改完,全场仅剩一百二十七人!
      张永被小太监召唤了进去。
      大概三分钟后出来,他一甩拂尘:“陛下言,今日增补诸卿,皆赐同进士出身,并赐宴。”
      “上谕:宴名斌双。”
      “半个时辰后,开宴,诸卿可稍作休息。”
      张永让小太监去喊来兵士,带着他们该去上厕所的上厕所,然后这里的校场,要摆上食物了。

第10章 设录科补进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