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用问也知道,以知青们的生活条件,肯定吃不上白粥,这应该是因为他的到来专门做的。
      就着小咸菜,岳文轩吃了半个饼子,一碗白粥,体验了一下知青们改善生活时的膳食水平。
      就算是这样的饭菜,知青们也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的,也只有夏收、秋收这种需要下苦力的时候,才能改善改善。
      虽然红旗村算是较为富裕的村庄,但每季分下来的粮食,也就是勉强让村民们吃饱。
      干累活的时间段需要多吃一点,这时就需要吃点儿顶饿的饭食,通常以玉米面的饼子和米饭为主。
      不太忙的时候就要少吃一点,并且吃的差,那个时候就不能吃金灿灿的玉米饼子了,只能吃黑面饼子,往往还要掺杂着野菜一起吃。
      黑面饼子指的是高粱面饼子或者红薯面饼子,也可能是这两者混合起来的黑饼子。
      高粱面做的饼子不是太黑,特别黑的是红薯面或掺了红薯面的高粱面饼子,有些地方俗称黑桃A。
      红薯产量高,价格低,但如果天天吃,人会受不了,所以经常与其他粮食混合食用。
      红薯面在加工时会氧化变黑,所以做出来的食品就显得特别黑。
      高粱面做的饼子,或者掺杂上红薯面做的饼子,颜色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难吃!
      这种饼子特别硬,咬一口一??白茬,难以下咽,并且不好消化。
      和这种黑饼子相比,金灿灿的玉米面饼子尽管有点剌嗓子,已经是难得的美食。
      但一年到头分下来的口粮中,不要说小麦和稻谷这种细粮,就算是玉米这种粗粮的数量也不多。
      数量最多的一定是产量高的红薯和高粱。
      因此,大多时候,每家每户饭桌上摆的都是黑面饼子,很少能见到黄饼子或者白面馍、白米饭的踪影。
      三种颜色的主食代表了三种不同境况的生活条件。
      吃过这顿饭,岳文轩也就大致清楚了知青们的生活水准。
      总体来说还可以。
      当下这个时期,能有这样的生活水平,已经是富裕村庄了。
      看到岳文轩仅仅吃了半个饼子和一碗白粥,一位知青歉意的说道:
      “岳大哥,早上这顿饭真的是怠慢了。
      主要是早饭的时间太短,等会儿还要去上工,实在是来不及做其他的。
      中午这顿饭,我们早回来一会儿,一定给你做顿好吃的,你也尝尝我们的手艺。”
      “已经很好了,我吃这顿饭是为了体验一下你们的生活水平,特意为我改善生活就没必要了。
      中午这顿饭,我已经说好了要去方支书家里吃,就不麻烦你们了。”
      吃了岳文轩带来的这么多东西,却不能让他好好吃一顿饭,知青们都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一个人说道:
      “这多不好意思,岳大哥总得给我们一个回报的机会。
      要是方支书请客不是很诚心的话,还是在咱们院里吃吧。”
      岳文轩语气真诚的说道:“以后我会常来,肯定还有机会,今天就不必了。
      早上已经和方支书约好,不好爽约的。”
      吃过早饭,其他知青就匆匆去上工了,知青院里只留下了岳香书和岳文轩。
      只剩下两人,岳文轩也就不需要有什么顾忌了,拿出一沓票来,递到六妹的手中,说道:
      “这些票,你收着,来的路上,我特别留意了一下,红旗村离镇上挺近,也就是三四里地的样子。
      缺点什么就去镇上买,也算方便。”
      岳香书翻了翻手里的这些票,主要是粮票和布票,粮票有二十斤,布票也够她做两身衣服的。
      其他各种生活用品的票证,品种很多,但数量不多,比如肥皂票、毛巾票,都是一两张。
      岳香书没有马上把这些票收起来,“下乡的时候,各种生活用品已经准备的很齐全了,短时间之内不用买其他东西。
      下乡之前,你给我的那二十斤粮票也还没有用呢,这些票也用不上,你还是带回去吧。”
      “怎么会用不上?你们这些知青都在一个锅里吃饭,你自己想吃点好的,都没办法做。
      什么时候嘴馋了,就去镇上下饭店,也可以叫上一两个好友。
      这方面,你也不用太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你手里有票,总得花出去。
      钱还够吗?不够的话,我再给你点。”
      “出发前,你给我的那二十块钱还一分都没花呢,而且我们知青是有安置费的,也基本上没动,钱就不需要了。”
      岳文轩知道六妹手里有钱,也就没给。
      这种集体生活,身上带的钱够用就行,多了也不好放。
      主要是红旗村离家里并不远,如果不是赶上农忙,随时都能请假回家。
      等今天岳文轩和方支书打好关系,六妹请假就更方便了。
      岳文轩继续说道:“等忙过了这几天,分了公粮,你就请假回家。
      我这辆自行车,今天就给你留下,以后就归你用了。”
      “那你怎么回去,不能走回去吧?”
      “我已经和人约好了,下午有朋友到镇上来接我。”
      这当然只是托词。
      实际上,他已经提前买好了一辆新的自行车,就放在系统空间里。
      “我们知青院还没有人有自行车呢,你把这辆车留给我,会不会太扎眼了?”
      “没必要顾虑这一点,我来这一趟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咱家条件好。
      况且这辆自行车又是我过来后给你留下的,就算有人眼红,也只能憋在心里边,说不出什么话来。
      除了你之外,红旗村应该还有本市的知青吧?”岳文轩问道。
      “还有四个人呢,其中两个老知青,另外两个和我一样,都是今年刚来的新知青。”
      “难道他们四个都没有自行车吗?”
      “两位老知青肯定是没有的,两位新知青暂时也没有,但那两人的家庭条件也不错,我有了自行车,说不定他们也会买。”
      岳香书对知青们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家庭条件,了解的很清楚。
   &

254.有意结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