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顾南烟从厚重的紫狐裘中伸出脑袋,往那纸上看去。
      没有阿拉伯数字的古代,所有数字都是用汉字书写,密匝匝一片,看的她一阵头晕眼花。
      顾南烟:……老子果然不适合读书。
      她努力制止住不由自主瞥向别处的眼珠子,严肃着一张小脸,迅速将题目过了一遍。
      这是个关于妇人洗碗的问题。
      原文是今有妇人河上荡杯,有邻问曰:杯何以多?
      妇人曰:家有客。
      邻曰:客几何?
      妇人曰:二人共饭,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杯六十五。
      问不知客几何?
      这道题的大体意思是,有一位农妇在河边洗碗,邻居问她家里来了多少客人,要用这么多碗,她说客人每两位合用一只饭碗,每三位合用一只汤碗,每四位合用一只菜碗,一共洗了65只碗。
      最后问她家里究竟来了多少位客人。
      很简单的一道题,用一元一次方程式就可以轻松解出。
      假设客人是x人,可用各种碗的个数合起来等于碗的总数的关系,列出方程式解答。
      所以她家一共来了六十位客人,顾南烟脑中立刻有了答案。
      她看向顾云泽,只见后者提笔蘸墨,敛眉沉思片刻。
      先是在另一张纸上打好草稿,检查无误后方才将答案写在试题纸上。
      顾云泽给的答案同样是六十,下面还附着他的解题思路。
      “置六十五只杯,以一十二乘之,得七百八十,以一十三除之,即得。”
      顾南烟颔首,这种解法虽然有些复杂,不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出来也算是不错的了。
      坐在她身边的李逸勾起嘴角,垂下头凑到她耳边低声道:“看来是本王多事了,你这二哥本事不小,即便没有本王的引荐也必能归于太傅门下。”
      他的气息轻柔,带着一抹温热的皂角香,吹动了顾南烟耳边的狐毛,让她不由缩起了脖子。
      伸出手揉了揉耳朵,顾南烟无语的瞥了他一眼。
      能不能好好说话?
      怪痒的……
      见李逸没事人一样转身端起茶盏,顾南烟也不好太计较。
      心塞的收回手,将椅子往另一边挪了挪。
      正低垂着眸子喝茶的李逸,察觉到她的举动,薄唇微微勾起愉悦的弧度,很快便消失不见。
      没想到顾云泽能这么快给出答案,白太傅惊讶的接过题纸。
      待看完后眼前一亮,眼神仿佛发现了瑰宝。
      “不错。”他赞道。
      随后沉吟片刻,再次提笔写下一题。
      这次是一道三女归家题。
      原题是今有三女,长女五日一归,中女四日一归,少女三日一归。
      问三女何日相会。
      这道题跟方才那道差不多,按照顾云泽的算法,同样要计算最小公倍数。
      他再次以极短的时间解出,答案同样是六十。
      白太傅抚掌大笑:“甚好甚好,没想到你对算学也有如此造诣,实在让老夫意外。”
      算学乃他生平所好,平日无事就喜欢解些难题。
      对于顾云泽这个在京城极负盛名的学子,白老太傅早有耳闻,再加上他是顾曜的孙儿,也就更多了几分关注。
      昨日临就寝前收到李逸的书信,请他收顾云泽做学生,他当时就已心动。
      今日出题考他也不过是兴致所起。
      要知道这两道题对于不精于算数的人来说难度不小。
      再加上嘉南国并不重视算学,往年科考时也不曾出过这种难度的题。
      今年会将这题放在殿试的试卷中,还是他强加上的。第368章 算数题[1/2页]